家有肥胖儿童别着急,6条食养建议来帮你

作者: 时间:2024-04-07 点击数:

娃长胖了先别急,快来看看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日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中的食养建议吧。根据营养科学理论、中医理论和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指南对儿童青少年肥胖的日常食养提出6条原则和建议,为儿童青少年肥胖的辅助预防与控制提供食养指导。

1.小份多样保持合理膳食结构

肥胖儿童要做到吃饭八分饱。尽量选择天然、新鲜的食材,多选鱼类、蔬菜、大豆及豆制品,增加全谷物和杂豆的摄入。肥胖儿童在减重过程中,建议膳食能量在正常体重孩子需要量的基础上减少两成左右。

2.辨证施食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肥胖儿童应遵循“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调养原则。春天阳气生发,应早起,在阳光下做足量运动。夏季人体阳气外发,不可贪凉饮冷,避免损伤阳气。秋天易燥,要少食辛辣,适量多吃酸甘多汁的食物,如莲藕、苹果、梨等。冬季天气寒冷,进食牛羊肉类较多,食用后体内易积热,常吃会导致肺火旺盛,因此,可以添加一些“甘寒”的食物,如白萝卜、大白菜、百合、梨、苹果等,调剂平衡。

3.良好饮食行为促进长期健康

培养孩子做到不挑食偏食、不暴饮暴食、细嚼慢咽。一日三餐应定时定量,早餐进餐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午餐或晚餐约30分钟,晚上9时以后尽可能不进食。肥胖儿童进餐时建议先吃蔬菜,然后吃鱼禽肉蛋及豆类,最后吃谷薯类。不喝含糖饮料,少量多次喝足白开水。

4.积极锻炼身体保持身心健康

学龄儿童应保证适量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中高等强度身体活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球类运动等;肥胖儿童的运动应循序渐进,并养成长期运动的习惯。将孩子每次久坐行为限制在1小时以内。学龄前儿童每天视屏时间不超过1小时,学龄儿童不超过2小时,且越少越好。

5.多方合作创造社会支持环境

家庭、社区、学校和托幼机构是预防与控制儿童青少年肥胖的关键场所。家长应提高营养健康素养,为孩子提供营养均衡的食物。社区应为儿童青少年肥胖防控提供支持性环境,通过多种形式宣传肥胖防控知识。学校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青少年特点设置营养教育课程,每学期不少于2课时,开足、上好体育课。

6.定期监测科学指导体重管理

定期监测孩子身高、体重和腰围等指标,鼓励肥胖儿童到医院测定体成分,明确肥胖特征。肥胖儿童要在医生或营养师指导下进行体重管理,定期监测身高和体重,制订体重管理目标、膳食加运动的个体体重管理方案。对于疾病原因导致的肥胖,需要到医院及时治疗。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