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2班】11月家教知识:小班的孩子们在想什么?

作者: 时间:2024-11-01 点击数:

小班的孩子们在想什么?

   大多数孩子在3-4岁的年纪都会进入幼儿园学习和生活,但是很多3-4岁阶段孩子的妈妈都会发现孩子变得比以前更难管理了,孩子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自己来”,他们不喜欢父母的帮助和管教,事事都喜欢自己去做。

   一般而言,儿童在3岁左右话语中“我”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这是自我意识的萌芽阶段,也是自我意识发展中的一次质变和飞跃。自我意识的发展,正是孩子事事想要自己来的重要原因,他们对任何事情都充满好奇,希望自己能够亲自尝试,比如,要求自己穿衣服,系鞋带,参与做饭等等,但往往很长时间过去了,孩子还没有穿好衣服。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总会克制不住的想要帮助孩子赶紧做完,孩子们们会毫不客气地拒绝,“不!”“不要!”“我要自己来!”......

   如果父母读不懂孩子的行为,或不了解孩子的想法,那孩子只能使用越来越多的反抗行为来对待父母。

   因此,当孩子无情地拒绝你的帮忙,或是固执地要求“我自己来”时,父母们千万不要认为这是孩子的反常行为,这只不过是孩子自我意识和各种能力发展的正常表现。父母一定要耐得住性子,让自己慢下来,跟上孩子成长的节奏,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除此之外,3-4岁的孩子还会出现以下的特点:

   第一,害怕情绪的来源增多。在这一年龄段,孩子的情感会变得越来越丰富,其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害怕情绪时常出现。也许有很长一段时间孩子可以在自己的小床上睡觉,没有父母陪伴也可以安然入睡,但是当孩子进入幼儿园以后,很多孩子每天晚上都会吵着要和妈妈睡,不愿自己睡觉,其实这和他们安全感的缺乏有很大关系。那么,孩子的恐惧感来自哪里呢?生活环境的变化,小朋友的增多,关注度的下降等等,都可能成为害怕情绪产生的来源。

   第二,孩子的个性变得越来越鲜明。从3-4岁开始,孩子会为自己做错事、说错话而感到害羞,这表明孩子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同时意味着孩子的同情心、合作意识开始发展。与此同时,孩子性格中的一些缺点也开始逐渐展现出来,有时他们会非常霸道地对待家人和其他小朋友;有时他们会嫉妒老师对别的小朋友更关注;有时他们还善于说一套做一套,隐瞒自己的真实想法......因此,从这一阶段起,父母就要有意识的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了。

   第三,开始意识到自己的性别,并用行动去证明。大多数3岁的孩子能够明确自己的性别特征,在生活中,他们开始可以去扮演自己的性别角色。小男孩开始学着像个“男子汉”一样去做事,而小女孩则会让自己表现得更像个“乖乖女”。例如,小男孩会模仿爸爸说话、走路的姿态,学着爸爸的样子假装刮胡子,喜欢与别的男孩一起玩耍等等;而女孩子则开始模仿妈妈,喜欢妈妈的高跟鞋、裙子,甚至会趁妈妈不注意时,用妈妈的化妆品在自己脸上尝试。

   而与此同时,这一阶段的孩子对性别的认识往往又是片面的。男孩会让自己表现的完全像一个男人,要勇敢、坚强,而不是细腻、温柔;而女孩子经常确实相反的表现。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引导孩子,使其个性能够向更全面的发展,而不是走向某一个极端。

  2024.11

2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