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0陆渡幼儿园课题活动记录: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课程的建构与研究本学期第四次活动

作者: 时间:2023-12-22 点击数:

课题研究记录表

课题题目

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课程的建构与研究

课题类别

校级课题

立项编号


出席对象

课题组成员

地点

102

时间

2023年12月20日

研究主题

课题课展示研讨活动

所要解决问题

1课题课的展示

2研讨活动

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

 

 

 

 

 

 

⒈组织教学活动。

⑴集中会议室,明确课题课研讨重点。

观摩活动中,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目标定位、观察发现、过程支持、对话引导

⑵现场观摩教学活动,分二个场次进行活动实施,每个场安排老师听课,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⑶青年教师执教活动,其他教师认真听课,做好听课记录以及对每个教师的“活动课堂”教学评价表进行打分。

⒉集中研讨依据《指南》要求、课程游戏化精神,围绕今天的活动老师们进行研讨。

小班《风和小树叶》毛伊伶

李燕华:活动题材符合小班幼儿年龄段,从活动情况来看,幼儿全程兴趣很浓厚,环节过渡自然,教师语言适合小班幼儿沟通。建议在第二环节,倾听铃鼓声音时能给孩子充分的倾听思考时间,幼儿完全可以自主倾听口令做动作,另外可以再适当丰富一些小树叶的动作。

王丹:教学活动流程清晰,层层递进,幼儿能从一个人探索垫子的玩法到几个人合作探索垫子玩法,最后产生具有挑战性的助跑跨跳动作!

大班《小螃蟹运货》孙妙玲

许瑾:本次活动的环节比较清晰,能层层递进,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在活动中也能积极动脑,想出运货的不同方法,培养了孩子合作的能力。活动中老师还可以再激情一些,对练习、游戏的要求、指令要再明确一些,材料可以想一想怎样体现情境化。另外老师在讲评示范时自己的站位及幼儿的站位要注意。

朱敏莺:亮点:活动环节流畅,逐层递进。活动中教师能为幼儿创设情境性的游戏场景,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也能准备丰富的材料,发展幼儿身体协调性以及和同伴的合作能力。建议:⒈教师在每次活动前提出的指令可以更清晰明确些。⒉游戏场地的设置可以更宽裕些,可以往两边拓宽。个别游戏材料可以稍作调整,比如塑料小棒,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替换其他材料。

张静:动环节清晰,有能力的递增。活动中教师能创设幼儿喜欢的送货情景,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也准备了多种材料进行活动。建议:环节中可以增设多条道路,减少幼儿等待的时间。教师可以使用麦克风或者哨子辅助开展活动。

中班《小鸭子走走走》朱怡洋

陈雪雯:音乐贯穿整个活动,孩子都很喜欢,老师教态亲切,孩子们乐在其中。活动材料可以分开,分几个框,场景游戏可以设置整个大场景、会更加有趣。

蔡明星:整个活动贯穿游戏情境,有趣、好玩,符合中班年龄特点。准备的脚腕花既帮助幼儿分清楚哪只脚先走,口令也能让幼儿在合作游戏中更加协调整齐。建议:游戏环节的蔬菜水果可以分小组提供篮子。

张梦霞:教师口令清晰,幼儿能很清楚的听清指令,环节之间层层递进,幼儿也是比较感兴趣的,教师自身很有活力,能时刻关注到孩子的运动状态。建议:活动量大,节奏些许慢了点,教师在前半部分可以加快点节奏,最后的拱门高度可能不太适合中班孩子,找找有没有可以更好的替代器材。

小班《小兔踩雪》马梦娇

陆婧:活动内容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0.6米的距离界定来源本班幼儿的跳跃距离,跳远的距离设置三条有长有短的线路,幼儿可根据自己跳跃能力自主选择线路练习,充分点给与幼儿自主选择的机会。建议:放松运动可加入情境,如:小兔子们洗萝卜,切萝卜,炒萝卜,吃萝卜等情节,使活动的情境首尾呼应!

孙怀珍:⒈整个活动教师用情境化的语言贯穿其中,非常符合小班孩子的年龄特点。⒉活动目标中的0.6米教师依据班级孩子的实际情况确定,前期工作准备的充分。⒊在整个活动中教师的语言简洁大方,示范动作时干净利落,具有示范性。⒋从孩子的表现来看,动作难度比较适宜,是符合本班孩子的最近发展区的。建议:⒈区分开来双脚跳0.6和连续双脚跳。⒉指令性语言再明确一点。

通过本次教研课的观摩,老师们在研讨中发现自己的课题课的亮点以及需要整改的地方,其他老师相互学习,为备案制老师提出了宝贵意见,给新教师分享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建议。

物化成果

研讨记录、活动新闻等。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