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课题:中班体育《高位支撑》
一、课题简介
1. 课题基本信息:
《“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的实践研究》;太仓市教育科学十四五一般规划课题;立项时间:2025年1月;编号:L2024067;主持人:马梦娇、陈雪雯;单位:太仓市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陆渡幼儿园。
2. 核心概念界定:
“爸爸式+”:本课题里的“爸爸”,并非唯一指向亲缘关系中父亲的角色,而是指本幼儿园所能运用到的广泛男性人力课程资源,包括和幼儿有亲缘关系的爸爸爷爷等,也包括幼儿园周边社区里的其他男性,如部队军人、体育教练、体育器材厂员工等。因此这里的“爸爸式”,指的是幼儿园人力课程资源中男性这一特殊群体的集合。符号“+”意为加号,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通过野趣运动、原色运动等多种方式将“爸爸式”和运动课程进行深度融合,这是男性课程资源在行动上、心理上参与幼儿园健康运动教育,并发挥效能的过程。
原色运动:原色运动,即传承向的民间传统游戏,原色运动是产生并流传于人民群众、主要是青少年儿童日常生活中,具有大众普遍公认的一定形式、规则、内容,亦可因时因地发展变化的,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的,以玩耍为目的的小型嬉戏娱乐活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瑰宝,原色运动承载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电子游戏和网络游戏逐渐成为孩子们休闲时光的主导,使得原色运动在孩子们的视野中逐渐模糊。原色运动在幼儿身心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不仅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身体,提高运动能力,更能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团队协作能力、社交技巧等综合能力。因此,将原色运动融入幼儿园教育,对于促进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是指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激发幼儿运动兴趣,以促进幼儿身体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增强体质,培养幼儿大胆、自信、勇敢、合作等良好的个性品质为出发点,依托幼儿园原有体育运动亮点,开发利用“爸爸式”这一人力资源中的优势,比如性别特长、职业特色、个性品格等,探索将这些资源优势深度融合到幼儿园运动课程中的实施途径与组织形式,形成相应的课程内容、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管理评价方式等,从而使幼儿园运动课程得到优化与创新。通过“爸爸式+”来对男教师不足进行补全,改变幼儿园体育运动的传统模式,开拓更加自主、灵活、开放、科学的运动场域和课程模式,实现“全运动场”对幼儿自主化、多元化的发展。为了重新点燃孩子们对原色运动的兴趣,本文致力将原色运动巧妙融入幼儿园教育的途径,依托幼儿园原有体育运动亮点,开发利用“爸爸式+”这一人力资源中的优势,比如性别特长、职业特色、个性品格等,来对男教师不足进行补全,对幼儿现阶段较为缺失又极为重要的阳光、勇敢、坚强、敢于冒险、挑战的运动品质及运动能力进行补全,实现“全运动场”对幼儿自主化、多元化的全面整体发展。我们提出将“爸爸式”男性资源和原色运动相结合,通过发挥男性在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在构建“全运动场”时,我们需要关注物理环境的布局和设施的配置,同时也要关注心理环境的营造和人际关系的建立。最终,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中的原色运动,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3.研究目标:
⒈形成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方面的理性认识。
⒉开发与丰富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相关的资源。
⒊梳理基于幼儿生活经验构建系统的、持续的原色运动实践活动,为幼儿园原色运动开发提供实践样本。
⒋分析梳理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的案例研究。
⒌构建“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的园本评价。
4.研究主要内容:
1.原色运动项目设置情况的研究
2. “爸爸式+”参与的具体方式的研究
在“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的实践研究中,父亲等男性的参与不仅是促进亲子关系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提升幼儿运动能力与社交技能的关键环节。在研究的过程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研究:
(1)运动课程的共同参与
(2)亲子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3)各种男性参与的幼儿运动活动方式的设计,包括幼儿园周边社区里的其他男性,如部队军人、体育教练、体育器材厂员工等
3.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的案例研究
4. “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的园本评价的构建
二、研究课说明
1. 研究主题:爸爸参与幼儿园原色运动集体活动的有效性研究
2. 需解决的问题:
(1)如何有效地将爸爸等多元男性角色引入到幼儿园原色运动集体活动中。
(2)帮助教师更科学地评估爸爸参与下的原色运动对幼儿运动兴趣、运动能力及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影响。
3.教学目标:
(1)探索高垫子做地道的方法,挑战高位支撑并且在支撑地道时控制身体,维持腰部的稳定性。
(2)能够进一步挑战高位支撑,尝试减少手或脚进行支撑,体验爱国体育运动的乐趣。
4.本节课设计意图:
通过本活动的设计,旨在帮助幼儿在游戏中锻炼腰部核心力量,提升身体协调性,同时也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挑战精神。通过引入“爸爸式+”的理念,鼓励爸爸等男性角色参与到幼儿的运动游戏中,不仅增强了亲子间的互动与沟通,也让幼儿在模仿和学习爸爸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勇敢、自信、坚韧等良好的个性品质。此外,本节课还注重原色运动的融入,通过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爱国主义运动的乐趣。
幼儿在前期的班级亲子游戏中对“小兵开坦克”游戏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幼儿手撑地,爸爸在后面抬起幼儿的双脚,两人共同行进。在活动过程中发现幼儿的腰部核心力量较弱。本活动通过让幼儿用身体来搭建地道,尝试用体操游戏中的高位支撑作为活动的重难点,在撑地道的游戏中,练习并掌握高位支撑的动作要领。活动不断深入后,提升游戏难度,尝试突破,挑战用两手一腿或两腿一手支撑做地道。
5.理论、理念说明:《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目标“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在做高位支撑的时候,幼儿的双手和双腿以及核心都要发力,保持动作进行钻地道游戏也需要一定的耐力。在高位支撑的游戏中,不仅锻炼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团队精神,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达到运动身体的目的。
6.研究方法:课堂观察法,课例研究法
三、课堂活动单
活动目标
(1)探索高垫子做地道的方法,挑战高位支撑并且在支撑地道时控制身体,维持腰部的稳定性。
(2)能够进一步挑战高位支撑,尝试减少手或脚进行支撑,体验爱国体育运动的乐趣。
准备活动
1. 已有经验:幼儿已有双手着地双脚腾空向前爬行的动作经验。
2. 物质准备:高垫子、矮垫子若干,活动音乐。
活动过程
【活动一】热身活动,尝试听口令做动作
师:孩子们,我们之前已经玩过了“小兵开坦克”的游戏,今天升级难度,你们可以挑战成功吗?我们先来做做热身,你们准备好了吗?
⒈跟随教师绕着场地进行跑步、弓步走、双脚向前跳等动作。
2.回到垫子旁,根据口令做动作,听到“打雷了”,做下蹲动作,听到“有石头”,跳一下,听到“刮风了”原地地转一圈。
(设计说明:快速热身,重点热身下肢和腰部核心。)
【活动二】高垫子搭建地道,探索不同的地道
1.提供高垫子,幼儿自由探索高垫子搭地道的方法。
幼儿按小组站在垫子前。
师:孩子们,看到操场上的垫子了吗?这个垫子和我们之前见过的有什么不一样?今天我们小士兵们要和垫子一起做成一条地道,这样敌人来临的时候,小士兵们可以在地道里走,你们会用身体做地道吗?谁来试试?
幼儿分散活动,自由探索高垫子搭建地道的方法。
⒉交流不同搭地道的方法,引出高位支撑。
师:谁愿意来分享你是怎么搭地道的?你的手和脚分别是怎么摆放的?
师:刚刚小朋友们分享了很多搭地道的方法,接下来,请你去试试别人的方法吧。
幼儿第二次分散活动,体验不同的地道搭法。
师:你觉得哪个方法是最有挑战、最好玩的?
师:这个动作很有挑战性,请你来说说这个动作是怎么做的。
师幼共同小结:这个动作叫高位支撑。
动作要领(高位支撑):先手掌撑地下蹲,然后伸出小腿,小腿前侧搭在垫子上,双肩向上撑起,身体保持笔直。
师:接下来我们来试试高位支撑的动作,准备姿势做好,双手撑地。我们一起来数数你可以坚持多久。听口令,教师吹哨,幼儿上垫子。
(1-20秒,师幼共同数。)
教师巡回指导并提醒动作不到位的幼儿:我来看看小朋友们的地道造的稳不稳!(摇晃小地道)最后5秒钟!我们一起倒数!
师:你在做高位支撑的时候,发现了什么问题?(脚会掉下去,肚子会掉下去。)谁又好的办法?(请幼儿示范并共同提炼动作要领。)
师幼共同总结:在做高位支撑的时候,手要撑起身体,伸直,小肚子要收收紧,屁股撅的高一点,小肚子收收紧。
⒊第一次游戏:高位支撑钻地道
师:稳固的地道做好了!爸爸能够在我们小朋友的帮助下安全快速的钻过地道吗?
游戏规则:小朋友先到垫子上搭地道,爸爸准备钻,钻完后,爸爸搭地道,小朋友们排队钻,钻的过程中通过伸缩休息腰部。
师:谁愿意来分享你刚刚是怎么通过地道的?
师小结:用肘膝着地的方式爬。
(设计说明:引导幼儿自由探索垫子,发现高垫子和普通垫子的区别,并发现在高垫子上做高位支撑的动作要领。)
【活动三】增加游戏难度,尝试减少腿或手的支撑
⒈尝试进行三个支撑点的高位支撑。
师:高位支撑这个动作每个小朋友都已经做的很棒了,接下来老师要加大难度了。
我们做高位支撑时,是用哪几个部位进行支撑的?(双手双脚)
师幼小结:我们做高位支撑时有四个支撑点,双手和双脚。
师:请你们动脑筋想想,可不可以用三个支撑点,进行高位支撑。
(2脚1手、1脚两手)请幼儿进行示范。
师:让我看看你们能不能挑战成功3点支撑,站在垫子前,准备动作做好,听口哨,上垫子,大家一起数数(可以尝试数1-10两手一脚,11-20两脚一手)
师:稳固的地道做好了,接下来又可以开始我们的钻地道游戏了,就请你们用三个支撑点的高位支撑来做地道。
游戏规则:小朋友先到垫子上搭地道,爸爸准备钻,钻完后,爸爸搭地道,小朋友们排队钻,钻的过程中通过伸缩休息腰部。
(设计说明:引导幼儿减少一只手或一只脚,增大动作难度,过程中强调高位支撑的身体挺直的要求。)
【活动四】钻地道竞速游戏,幼儿自由选择喜欢的动作
师:看来三个支撑点也难不倒你们,接下来我们来正式进行小士兵钻地道的比赛,比比谁更快,可以用两种高位支撑的方法做地道。
【活动五】结束部分,放松双臂、双腿以及腰部
师:孩子们和爸爸一起钻过了地道,挑战完成了任务,现在和爸爸一起休息放松一下吧。给好朋友捏捏肩膀,拍拍手臂,再给自己锤锤腿,扭扭腰。
(设计说明:引导幼儿把肌肉紧张部分放松一下,并从横向身位调节到竖向身位,体会和爸爸一起游戏的乐趣。)
四、研究反思
本活动主要涉及两个活动目标,首先是如何探索高垫子支撑做地道的方法,并在支撑时控制身体,维持腰椎的稳定性。这要求教师在活动过程中通过示范、讲解、提炼动作等方法,让幼儿逐渐掌握高位支撑的动作要领,学会控制身体,确保腰椎的稳定性。其次是进一步挑战高位支撑,尝试减少手或脚进行支撑,同时体验游戏的乐趣。这需要教师在活动中逐渐增加难度,鼓励幼儿勇于尝试,不怕失败,通过不断尝试和练习,提高动作的熟练度和稳定性。
基于前期的问题:如何有效地将爸爸等多元男性角色引入到幼儿园原色运动集体活动中;帮助教师更科学地评估爸爸参与下的原色运动对幼儿运动兴趣、运动能力及社交技能等方面的影响。本活动邀请四位爸爸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并在活动过程中课堂观察法和课例研究法,通过细致观察幼儿的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幼儿都能在活动中得到充分的尝试和提高。
在活动实施过程中,我注意到幼儿对于“爸爸式+”的参与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积极性。通过与爸爸的互动,幼儿不仅增强了体能,还在情感上获得了极大的满足。爸爸们的参与为幼儿树立了榜样,激发了他们参与运动的内在动力。同时,幼儿在游戏中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学会了团队合作、规则遵守等,促进了社会性发展。此外,通过引入男性角色,我们成功地为幼儿营造了一个更加开放、多元的运动环境,促进了其的全面发展。
然而,在活动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例如,爸爸参与集体活动中的主观能动性缺失,以及爸爸参与体育活动的专业性存疑。总的来说,本研究通过引入“爸爸式+”的理念,成功地将男性资源融入到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中,为幼儿提供了一个更加丰富、多元的运动环境。基于此,我们可以在后期的研究中进一步关注如何提升爸爸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专业性,以确保活动的持续有效性和质量。例如,可以定期组织爸爸们参加相关的运动培训和亲子教育讲座,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育儿能力。同时,也可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激发爸爸们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在幼儿方面,可以进一步探索高位支撑动作在不同年龄段幼儿中的实施效果,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活动难度和教学方式,更好地满足不同幼儿的发展需求。同时,我们还可以关注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心理变化,如何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具体实施上,我们可以采用实验设计、案例分析等方法,收集和分析数据,为后期的课堂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本活动在爸爸参与的情况下,对幼儿园原色运动集体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诸多方面需要改进和优化。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将继续深化“爸爸式+”理念在幼儿园原色运动中的应用,探索更多元化的男性参与方式,以及更科学的评估方法,以期进一步提升幼儿的运动兴趣、运动能力和社交技能。
(说明:基于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课堂观察和课题组研究意见等,形成对本课所需解决问题的正确认识与应对策略,以及后期课堂研究的主题、策略等方面的思考。不少于1000字,可另附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