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普通的爸爸,四岁的女儿活泼,好动,以下是我的育儿心得:每一个孩子就像一棵幼苗,只有在优质的教育土壤中,才能向上向善。而家就是那块教育土壤。时间过得真快,我家茉茉已经小班下学期了,这段时间里最让我感动的是孩子上幼儿园后的变化,几乎每天晚上回到家都会变成我们的小“老师”,有模有样的带领我做手指游戏,还会很温柔的说:“对,就是这样的”,洗手的时候会边洗手边念幼儿园里学会的小儿歌“两个好朋友,手碰手……”与此同时她也更加专注了,做什么事情都非常专注;孩子培养了良好的生活习惯,会自己穿衣穿鞋脱衣服,脱完衣服会认真叠好了,说“幼儿园里就是这样的”;作息更加规律了,每天都早睡早起;还培养了良好的阅读习惯。点点滴滴中我看的出孩子打心里眼里喜欢上幼儿园,回家会念叨起她的好伙伴,也特别喜欢班级里温柔有爱的三位老师。
一、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言传身教,百善孝为先。
因为我们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所以每次吃饭时我会等长辈先坐下动筷,久而久之就给孩子养成了习惯,每次饭做好了,他会先叫长辈吃饭,帮我摆好碗筷,吃东西的第一口一定要长辈先尝。
二、和孩子成为好朋友,分享孩子的喜悦,承担孩子的烦恼,而不是成为“高高在上”的家长。成为好朋友的基础是有共同的兴趣和话题,学会尊重孩子,和孩子平等相处,孩子喜欢玩泥巴我们可以陪她一起玩,孩子喜欢追逐打闹,我们就陪她一起疯,能玩到一起才是建立友谊的基础;我们要学会倾听和分享,每天晚上睡觉前可以和孩子有一个固定的聊天时间来分享一天的喜悦,引导孩子讲讲自己发生的趣事;最后就是和孩子互相帮助,平时发现孩子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事情,我们可以给与孩子一些建议去帮助孩子,大人偶尔也可以学会“装傻”让孩子来帮助我们。
三、个体独立,允许犯错。我希望孩子乐观自信,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尊重内心感受。从小我就和孩子商量他的很多小事,让他知道他和我一样,是独立个体,有权利、也需要被尊重。允许他犯错,也以身作则,教他做错了是需要道歉的,也要给机会原谅他人犯错;允许他挑食,允许他看手机,前提是吃饭时候得好好吃饭,看手机也要看点益智类节目;清楚自己有权支配自己的东西,也明白别人的东西需要先询问对方。有句话这样讲,“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训而在于实行。”汪曾祺在回忆他的家人时,提到祖父是有名的眼科医生,给人看眼病不收钱也不受礼,生活俭朴;祖母十分勤劳,擅长做饭,还会针线、对家人照料周到,在他的记忆里祖母没有休息的时候;父亲手也很巧,总是活得很有兴致,为人随和,没有架子,时常周济穷人;继母也很善良,对他照顾有加,和他的父亲共同经历艰难的沧桑岁月......每一个人都在汪曾祺的童年里留下难以抹去的记忆,每一个人都在用实际行动给一个孩童好的教育—最深的幸福和最厚重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