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渡幼儿园子课题一阶段计划(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作者: 时间:2025-03-25 点击数:

子课题

《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资源利用与课程内容的研究》

20242025学年第学期课题阶段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总课题《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课程的建构与研究》为引领,深入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聚焦“爸爸式+”资源与“全运动场”的深度融合,结合春季季节特点和幼儿发展需求,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设计、创新资源利用方式、深化家园共育模式,推动幼儿运动能力、社会性发展及教师课程建构能力的提升,为园本运动课程的特色化、系统化奠定基础。

二、前期现状研究

上学期,子课题一通过“秋·游”“鹿鹿健康节”等特色活动,初步实现了“爸爸式+”资源与幼儿园运动课程的有机融合,丰富了“全运动场”的实践内涵。但仍存在以下问题需改进:

资源开发深度不足:非传统运动场地(如走廊、社区公园)的课程设计仍较为单一,低结构材料的创新玩法有待拓展。

家长参与模式固化:爸爸参与多集中于大型活动,日常家庭运动中的持续性和指导性不足。

教师专业能力差异:部分青年教师对“全运动场”课程理念的理解与实施能力需进一步提升。

本学期将结合总课题要求,以“春日趣运动”“溜溜节”为抓手,重点突破资源整合、课程创新及家园互动模式优化,形成更具系统性和推广价值的实践成果。

三、本阶段研究的主要内容

深化“全运动场”资源开发

拓展“班级单元场”“自然运动场”“家庭游戏场”等场景的课程设计,探索社区公园、研学基地等校外资源的融合利用。

创新低结构材料(如纸箱、水管、轮胎)在运动游戏中的组合玩法,强化幼儿的创造力与问题解决能力。

创新“爸爸式+”课程内容

结合春季主题开发“爸爸式+自然探索”“爸爸式+挑战赛”等课程模块,提升课程的趣味性与教育价值。

设计“爸爸运动导师”计划,推动爸爸从活动参与者向课程设计者、组织者角色转变。

优化家园互动模式

推行“线上+线下”双轨互动,通过“爸爸运动直播间”“家庭运动日志”等新形式,提升家庭运动常态化参与度。

完善家长反馈机制,形成《家庭运动游戏指导手册》,促进家园运动目标的一致性。

提升教师课程建构能力

“一课三研”为抓手,推动备案制教师围绕“全运动场”理念设计优质课例,聚焦场地规划、材料创新及师幼互动策略。

开展科教融合研讨,围绕《“全运动场”课程观察量表》进行实证分析,提炼课程实施的科学路径。

  1. 研究方法与步骤

    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国内外“爸爸式+”教育及“全运动场”课程相关文献,提炼理论框架,编制《资源开发指引》,夯实研究理论基础。

    行动研究法:以“春日趣运动”“溜溜节”为载体,通过“设计—实践—反思”循环优化课程方案,动态调整资源利用与家长参与策略。

    案例分析法:筛选典型课程案例(如亲子定向赛、溜溜车竞速),从目标达成、资源利用、幼儿发展三维度剖析,形成《典型案例集》,提炼可推广经验。

    团队协作法:每月召开课题会议,分模块推进课程设计、资源开发与家园共育任务,共享过程性资料(观察量表、家长反馈),协同解决实践难题。

    本阶段的主要工作和措施

    (一)课程开发与资源整合

    春季主题运动课程“春日趣运动”(3-4月)

    开展“亲子踏青定向赛”“春日风筝挑战”,利用社区公园资源设计寻宝、竞速任务。结合春季主题,在教室内设计“纸箱迷宫闯关”“水管传球接力赛”等低结构材料游戏。

    多元主题运动“溜溜节”(5月)

    无动力挑战场:设计“溜溜车竞速赛”“亲子滑板障碍赛”,融入平衡、协调等动作发展目标。推出“家庭溜溜球大作战”线上挑战,鼓励爸爸录制家庭运动视频并分享。

    (二)家园共育模式优化

    “爸爸运动导师”计划(常态化)

    招募10-15名爸爸志愿者,参与课程设计(如“爸爸教我攀岩”“亲子障碍赛”),每月开展1次“爸爸沙龙”交流经验。

    线上互动升级(4-6月)

    每周推送“家庭运动游戏包”(含视频示范、材料清单),每月开设1次“爸爸运动直播间”,示范家庭运动技巧。

    (三)教师专业发展推进

    课题课“一课三研”(2-6月)

    备案制教师围绕“全运动场”理念设计并展示课题课(如“爸爸带我过索道”“自然材料平衡赛”),通过“设计—观摩—评课”循环优化课程。

    科教融合研讨(4月)

    围绕“运动课程中的师幼互动有效性”开展专题研讨,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分析运动量、挑战性与安全性的平衡策略。

    (四)课题研究规范管理

    动态资源库建设:每月更新“全运动场”资源地图(标注场地功能、材料清单及课程案例链接)。

    过程性资料归档:课题组成员每月提交1篇教育随笔、1份个案观察记录,择优发布于课题网站。

    五、预期成果

    形成《春日趣运动课程案例集》《溜溜节主题活动方案》等实践成果开发“家庭运动游戏包”覆盖跑、跳、投掷、平衡等基础动作发展爸爸参与率提升至80%,家长满意度达90%青年教师发表或获奖运动课程相关论文2-3篇,课例获市级以上评比奖项形成《“全运动场”课程观察量表》及专题研究报告1份。

    曹杰

    2025.3.3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