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23/24下):小班体育:送包子

作者: 时间:2024-06-17 点击数:

1

小班体育:送包子

执教者:马梦娇

一、研究课题名称: “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建构的研究

     级别:江苏省(重点自筹、青年专项)规划课题

     编号:C-b/2020/02/44

   二、课题介绍:

⒈“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建构的基础研究

一是对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初步形成对幼儿园运动课程、“爸爸式+”的理性认识;二是对“爸爸式+”的教育价值进行研究,着力研究幼儿园运动课程、幼儿发展和男性课程资源价值之间的关系,明确核心理念和课程价值。

⒉“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的研究

目标主要从幼儿园健康办园特色出发,让幼儿在“爸爸式+”运动中获得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有阳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同时在探索提高课程开发实效中,夯实幼儿园的文化底蕴,促进幼儿园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内容主要从“爸爸式+混龄晨锻”、“爸爸式+特色运动”、“爸爸式+野趣运动”、“爸爸式+原色运动”等,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运动内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⒊“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资源开发的研究

主要一是开发幼儿园内外“爸爸”在运动方面的特长爱好、职业特点、性格魅力等,建立幼儿园“爸爸”人力资源库。二是根据“爸爸们”的资源,扩展或者重新开发幼儿园内的其他运动资源,如场地、材料、环境等;三是通过“爸爸”,拓展园外运动物质环境资源:比如中小学、市国防教育基地、雷达基地、高炮团等。
⒋“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的实施途径和组织方式研究

主要通过开发和利用“爸爸资源”,打造幼儿园室内外运动环境、开发幼儿园周边运动体验活动、探索“爸爸式”游戏课程等途径,通过情境式、开放式、主题式、项目式等方式在日、周、月、学期、年中来渗透实施。同时教师主要运用个案观察法,实例剖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⒌“爸爸式+”幼儿园运动活动“阳光评价”的研究

主要包括对“爸爸式+”幼儿园运动活动的过程评价、阶段评价、跟踪评价等,评价的主体包括幼儿园、教师、家长、社区、幼儿,以“阳光”为核心,从多角度对运动活动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园运动课程的优势和问题,进一步优化园本课程。

   三、本节课研究主题:

本次活动以幼儿喜欢吃的包子入手,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他们喜欢的包子。在情境方面,大大加大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第三环节幼儿夹物走的过程幼儿动作表现的不是很明显。此次活动选用了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来提高动作的协调型和灵活性,所以孩子自始至终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学环节安排紧凑,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四、研究目标:

1.通过双腿夹物向前走,发展身体移动中的下肢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在自主尝试和情境游戏中感受沙包有趣能在体育游戏中遵守规则

五、理论/理念说明:

《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本节活动中,引导幼儿化生成小厨师,并进行面炒、翻、送的游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使幼儿在游戏的乐趣中规范动作发展协调能力,帮助幼儿形成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等良好学习品质,体验游戏的乐趣。

   六、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查找3-4岁幼儿生长发育理论和相关运动医学知识,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梳理出大班年龄段适合的运动项目,为课题的开展找到理论依据。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精神,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认识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为本课题研究奠定思想基础。

行动研究法:充分依据幼儿身心特点、运动兴趣和体能水平,从本园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条件、方式和途径。重点邀请“阳光爸爸”参加幼儿园助教活动,帮助幼儿建立活动经验。

  1. 相关过程设计简略说明:

    环节一,热身运动,将沙包想象成包子面皮,用身体来揉捏,听着音乐舒展身体各关节,在感受运动材料好玩的同时活动全身,唤醒身体各机能。

    环节二,蒸包子的游戏,引导幼儿用身体各部分送包子。

    环节三,送包子的游戏,幼儿将沙包变成交通工具,送包子,帮助幼儿运动过程中耐力的提升。

    环节四,放松活动,跟随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散散热,捶捶手臂、捏捏腿,活动结束,使身体放松下来

  2. 研究反思:

    经过本次活动,我深刻认识到在体育活动中,不仅要关注幼儿的体能锻炼,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体验和兴趣激发。通过情境游戏的方式,幼儿能更加投入地参与到活动中,从而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

    在送包子的游戏环节中,我注意到部分幼儿在模拟交通工具时表现出较大的兴趣,但动作表现并不明显。这可能是由于我在设计游戏时,对动作规范的讲解不够到位,或者是幼儿对于某些动作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因此,在未来的活动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动作要领的讲解和示范,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并掌握动作。

    此外,本次活动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我也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在热身运动环节,我可以尝试增加一些更具趣味性的动作,以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在送包子的游戏环节,我可以设计更多的游戏情节和角色,使游戏更加丰富多样,从而吸引幼儿更加积极地参与。

    总的来说,本次活动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未来的研究中,我将继续探索更加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方式,努力提升幼儿的体能水平,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同时,我也将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以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

    附教案:

    活动内容:送包子

    年龄段:小班

    重点领域:体育

    执教老师:马梦娇

    活动目标:

    1.通过双腿夹物向前走,发展身体移动中的下肢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在自主尝试和情境游戏中感受沙包有趣能在体育游戏中遵守规则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够双腿夹物行进走一段距离。

    难点:能在活动中挑战自己,遵守规则,不让沙包掉下来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沙包,有双腿夹物的经验。

     

     

    物质准备:标志线、沙包、篮筐、独木桥、雪糕筒、音乐。
    蒸包子游戏站位

     

     

    送包子游戏站位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导幼儿进入送包子的情境,活动身体

    (一)师:你吃过包子吗?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一起送包子,在送包子之前,我们一起来和一和包子的面团!

    (模拟送包子的动作如揉、压、弯、转等,充分热身,重点热身下肢。)

  3. 基础部分,幼儿进行蒸包子和送包子的游戏
    蒸包子游戏,引导幼儿保持平衡双腿夹物行进走
    1.自由尝试,探索双腿保持夹沙包走不掉落的方法

    师:做好了包子,现在请你和我一起站到线上,把我们的小包子送到锅里蒸一蒸,送包子的时候用双腿紧紧夹住,不能掉下来哦。

    游戏:幼儿人手一个沙包,从起点线往篮筐方向走,把沙包夹住走到对面的篮筐后返回,重复游戏。

    自由讨论:怎样在走的时候保持平衡,不让沙包掉下来?哪里需要用力?

    师幼共同小结:夹住沙包的时候膝盖要用力,走路的时候大腿要并并拢,小腿要分分开。

  4. 难度增加,幼儿尝试在独木桥上进行夹物走保持平衡

    师:还有一些包子需要小朋友们送到蒸锅里,但是蒸锅放在了小河的另一边,请小朋友慢慢过河,小心地去送包子。
    包子游戏,引导幼儿在夹住沙包的基础上通过障碍向前走

    师:现在我们做好了沙包,请你成为小小外卖员把包子送出去。小客人们的肚子都饿的咕咕叫了,送的路上有许多不同的障碍,请你保护好自己的小包子,越过障碍,送给小顾客。

    游戏:幼儿排成四列夹物向前走,越过不掉落,送到后跑步返回。

    自由讨论在通过障碍的时候怎样保证沙包不掉落?蹲下来的时候可以怎么走?转弯的时候可以怎么走?

    小结:玩下来的时候腿也要夹住,不能松开。转弯的时候,要一小步一小步的走。

    小结后根据情况再次进行游戏。

  5. 结束部分,引导幼儿拉伸放松

    师:我们今天做了好多美味的包子,还把它送给了自己的小顾客,现在请你来休息放松一下吧。

     

     

    送包子》评课报告

  6. 观察背景

    幼儿体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素质,还能促进幼儿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的全面发展。本次观察的体育活动《送包子》正是以幼儿喜爱的包子为元素,巧妙地将运动与游戏相结合,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在活动过程中,幼儿们表现出了极高的参与热情。他们认真地模仿着蒸包子和送包子的动作,双腿夹物向前走时,大部分幼儿都能够保持平衡,不让沙包掉下来。在通过独木桥和障碍时,幼儿们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他们小心翼翼地走过独木桥,绕过雪糕筒,成功地将包子送到了小顾客的手中。

    此外,教师还巧妙地运用了情境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锻炼。在送包子的游戏环节中,幼儿们扮演着小小外卖员的角色,他们不仅要保护好自己的包子,还要克服各种障碍,将包子安全送达。这种情境游戏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身体,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7. 观察设计

    本次观察对象为幼儿园小班的一位老师,执教内容是体育活动《送包子》,参与观察的人员为园部空班老师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我们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对健康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现场阶段

    ⒉通过现场观课,教师将所看到的想法进行记录。

    ⒊分年级组进行观察讨论,将每位老师观看后的想法记录在研讨纸上,请观课的老师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你认为在课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8. 活动的成功之处

    教学环节安排紧凑,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情趣性较强的送包子。在情境方面,大大加大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师幼互动很好,孩子们都很活跃。本次活动以幼儿喜欢吃的包子入手,通过视频了解包子的面制作过程中用到的身体动作,大胆地想象,模仿面蒸熟后然后再配送给各个小动物。

  9. 活动中的困惑

    在体育活动中是否需要给予幼儿很多表达的机会,同时如何让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出他的动作技巧及想法,需要教师通过怎样的问答方式让幼儿既有无限想象空间,又能让他答为所问,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五、观察建议

    ⒈在游戏前,要强调游戏规则,讲清楚游戏规则要求。

    ⒉动作要循序渐进,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增加游戏难度。

    ⒊幼儿第一次在多功能厅开展游戏,一些地面游戏有些局促,后期换成体操室效果会更好。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