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
大班体育: 能干的小喜鹊
执教者:朱怡洋
一、研究课题名称: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课程的建构与研究
级别:太仓市规划课题
编号:L2023032
二、课题介绍:
通过本课题研究,重新认识幼儿园体育运动,突破传统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和玩法,以课程游戏化精神为引领,以儿童兴趣、动作发展、素质提升、问题为导向,全面系统、科学有效地构建幼儿园“全运动场”,充分发挥政社协调作用,重新架起并寻求家、园、社、政全联动的新经验、新方法,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教育合力。以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课程的建构与研究,探索科学而有效的组织方式、管理策略、评价模式,促进幼儿的全面健康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优化和创新幼儿园园本运动课程。幼儿在一件材料、一块场地、一个时间、一个互动中让学习发生,在计划、挑战、分享、合作、学习中让生命成长。
⒈形成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的内涵及相互关系方面的理性认识。
⒉明确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课程目标和内容。
⒊建设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资源库。
⒋提炼基于“爸爸式+”的幼儿园“全运动场”的实施策略。
⒌构建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的园本评价体系。
根据上述基本精神和研究目标,本课题主要研究如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⒈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开发现状及理性思考
⑴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园所“全运动场”的开发现状,了解教师、家长、社会对“全运动场”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全运动场”对幼儿发展需求的满足度。
⑵通过文献研究,厘清“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等相关的理念认识、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明确实施价值。
⒉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的研究
全体验——指向活力运动,注重幼儿身体发育、机能发展、增强体质,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充分与材料、人互动。全时空——指向多元生长:打破时间、空间限定,以幼儿为中心,链接场地、材料、时空、同伴和他人,激发幼儿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富有创造,实现身心全面的成长。全成长——指向阳光生活:良好的运动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个体的自我实现。同时在探索提高课程开发实效中,夯实幼儿园的文化底蕴,促进幼儿园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致力通过订单运动场(针对个体发展)、全乐运动场(针对全面开放)、俱乐部活动(针对运动提优)、原色运动场(指向运动传承感受)、节日运动场(指向节日文化融合)、野趣运动场(指向冒险探索挑战)等方式,打造适宜幼儿身心发展、兴趣需要、个性成长的基于“爸爸式+”的幼儿园“全运动场”,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运动内容,实现运动水平和能力的进阶发展、全面发展,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⒊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立足目前资源现状,幼儿开展“全运动场”资源甄选和开发的研究,满足并不断丰硕“全运动场”开发的资源条件。通过对室内班级、廊道、楼梯场域,室外各运动场域,园外家庭场域、社区场域、社会场域等资源进行价值分析,从而盘点筛选,建构、优化资源列表、资源库等,打造“三公里运动圈”,盘活资源,融通资源,形成《“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资源库》。研究建立资源筛选机制,成立资源融通社、项目工作坊,加强对运动材料、资源的筛选、梳理、运行、维护,保障运动活动的开展,规范和提高运动场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
⒋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实施策略的研究
以课程游戏化精神为引领,以幼儿兴趣、动作发展、素质提升、问题为导向,全面系统、科学有效地构建“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充分发挥政社协同作用,重新架起并寻求家、园、社、政全联动的新经验、新方法,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形成教育合力。依托资源融通社、项目式工作坊、节日运动汇、家社拓展营、成长播报台等多样化研究小组,进一步明晰幼儿园运动课程建设的相关核心概念及内涵特征,拓展运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渠道和方式,寻找幼儿园运动课程发展新途径。通过全体验、全时空、全成长的订单运动场、全乐运动场、俱乐部运动场、原色运动场、节日运动场、野趣运动场等方式在日、周、月、学期、年中来渗透实施。同时教师主要运用个案观察法,实例剖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⒌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的园本评价体系的研究
评价的形式主要包括对幼儿“全运动场”活动开展进程中幼儿发展的过程评价、阶段评价、跟踪评价等,评价的主体包括幼儿园、教师、家长、社区、幼儿等,以“全”为核心,从多角度对运动活动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形成《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阳光评价》,构建相关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全运动场”的优势和问题,进一步优化园本课程建设。
三、本节课研究主题:
投掷游戏趣味性强,受到幼儿的普遍欢迎。幼儿年龄较小,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为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现状,革新活动内容和形式,将游戏融入其中。投掷游戏是一项重要的基本动作技能,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热爱游戏的特征,带领幼儿了解投掷这项运动,让幼儿尽情展示自己,在活动中展现力量之美,增强体质,感受到快乐,进而享受其中,主动与教师和伙伴进行互动,自觉学习投掷技术,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行为倾向,逐渐形成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
《指南》指出大班幼儿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核心经验》中也指出大班幼儿应会投准直径不小于60厘米的标靶并投准目标。因此,我设计了本次活动《能干的小喜鹊》,通过将活动内容游戏化,在“解救喜鹊妈妈的新家材料”游戏情景中,将投掷的内容按照难度依次分成投准、投远且投准、投高且投准,在投远的基础上追求准确,来有效激发幼儿兴趣与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游戏技能。
四、研究目标:
⒈学习各种投掷的动作,能根据远近高低等因素进行投掷动作并尝试投准。
⒉锻炼手臂力量,增强目测的能力和动作的准确性,萌发对投掷活动的兴趣,培养勇于尝试的精神。
五、理论/理念说明:
大班幼儿的运动能力逐渐增强,他们乐意参加、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体育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大班幼儿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五米左,且《核心经验》中大班幼儿应会投准直径不小于60厘米的标靶并投准目标。大班体育活动“能干的小喜鹊”就是建立在幼儿此基础之上的,旨在帮助大班幼儿发展投掷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萌发对投掷活动的兴趣,培养勇于尝试的精神。整个活动我创设了一个“解救喜鹊妈妈的新家材料”的游戏场景,让孩子使用沙包,自主探索各种投掷的动作,分别从4米矮目标到5米矮目标再到5米高目标,进行难度层层递进的探索。为了尊重幼儿的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我在最后的游戏过程中提供了4米矮目标以及5米高目标,让幼儿进行自由组队满足他们在同伴互动与合作的需要的同时自主地选择不同的目标物进行投掷,让每个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运动的乐趣。
六、研究方法:
⒈文献资料法:查找5-6岁幼儿生长发育理论和相关运动医学知识,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梳理出大班年龄段适合的运动项目,为课题的开展找到理论依据。学习《纲要》的有关精神,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认识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为本课题研究奠定思想基础。
⒉行动研究法:充分依据幼儿身心特点、运动兴趣和体能水平,从本园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条件、方式和途径。
七、相关过程设计简略说明:
环节一,创设“喜鹊妈妈的邀请函”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重点做手臂、腰、腿部的热身活动。
环节二,创设“新房材料被巫婆抢走”的游戏情景,幼儿自由探索扔沙包的方法并练习投掷动作,掌握动作要领,尝试从投准到投远且投准,再到投高且投准。
环节三,创设“为喜鹊妈妈夺取材料”的游戏情景,幼儿进一步练习投掷沙包的动作。
环节四,创设“庆功宴”的游戏情景,随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重点放松腿部肌肉和手臂等部位。
八、研究反思:
在《指南》的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目标2指出“幼儿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5~6岁幼儿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5米左右,《核心经验》中大班幼儿应会投准直径不小于60厘米的标靶并投准目标。大班体育活动《能干的小喜鹊》,通过将活动内容游戏化与游戏情景上的层层递进,将投掷的内容按照难度依次分成投准、投远投准、投高投准,在游戏过程中提供了不同难度的投掷目标,照顾到幼儿的运动能力差异。在练习的游戏过程中,选择让幼儿自主练习,并且自主捡拾沙包以达到体育活动中幼儿运动量的需要以及运动的喜悦。在最后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进行自由组队,满足他们与同伴互动与合作的需要,体验团队合作获得成功的乐趣。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由于材料沙包的选用过轻,对于部分幼儿出现不好发力的情况,没有投掷出想要的效果。且在团队合作游戏时幼儿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处理投掷材料的分配,应当在游戏规则讲述时更加明确一些,增加幼儿游戏的公平性。
附教案:
大班体育: 能干的小喜鹊
活动目标:
⒈学习各种投掷的动作,能根据远近高低等因素进行投掷动作并尝试投准。
⒉锻炼手臂力量,增强目测的能力和动作的准确性,萌发对投掷活动的兴趣,培养勇于尝试的精神。
活动重、难点:
重点:能掌握并尝试各种投掷动作进行投掷。
难点:能根据远近高低等因素进行投掷动作并尝试投准,增强目测的能力和动作的准确性。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扔沙包的经验。
物质准备:沙包若干、线三条(距离不同:4米、5米)、音乐、足球框、篮球拦网等。

活动过程:
⒈创设“喜鹊妈妈的邀请函”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重点做手臂、腰、腿部的热身活动。
⑴播放《小鸟小鸟》背景音乐,带领幼儿高飞,低飞、侧身飞等为进入活动场地。
⑵听教师口令散开,根据音乐引导幼儿模仿小鸟的不同动作做健身操进行热身,重点活动肩部、腰部、腿部。
⒉创设“新房材料被巫婆抢走”的游戏情景,练习投掷动作,掌握动作要领。
师:小喜鹊们,巫婆把喜鹊妈妈造房子的材料都变没了。没有材料我们就盖不了新的房子了,我们应该怎么办?
⑴出示沙包,出示4米处矮的标靶,引导幼儿自主探索投掷的动作。
师:小喜鹊们,你们有什么好办法用魔法小球投准我们的目标物呢?
①幼儿自主练习,教师讲解规则:投掷时要注意安全,站在投掷线这里进行投掷。投完还想试试可以把沙包捡回来再进行尝试,等到朱老师让你们集合的时候就要停下来把沙包放回框里哦。
②幼儿示范,师幼共同总结投掷动作(单手肩上投掷、单手肩下投掷、单手胸前投掷等)
站姿:幼儿在投掷时应该站直,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重心均匀分布在两脚上。双
膝微屈,保持身体平衡。
投掷:在摆臂的过程中,幼儿应该将身体重心向前移动,然后用力将球向前投掷。投掷时,手臂应该伸直,手腕自然放松,球应该沿着一个直线轨迹飞出。)
③幼儿再次尝试4米矮的标靶
⑵加大难度,将投靶放远5米,引导幼儿感受挥臂力度、抛出的弧度和目标远近的关系。
①幼儿自主练习,重申规则与游戏安全。
②幼儿示范,师幼共同总结投准要领
投准:眼睛要观察好,根据距离控制投掷时候的力度和方向。
师:那如果我们的目标比这个更加高一些该怎么办呢?
⑶增加高投靶。
幼儿自主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⒊创设“为喜鹊妈妈夺取材料”的游戏情景,幼儿游戏。
①教师讲解规则:现在我们发现了巫婆,我们要准备为喜鹊妈妈抢回我们的材料。
巫婆说如果小朋友们击中了前面的框就还给你们一个小材料,击中后面高高的框就还给你们一个大材料。待会儿你们分成4个小组,一个小组对应了正前方的两个框。你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尝试一下看看,每个小朋友都可以尝试,千万不要都是一个人投的哦。②幼儿分组游戏
⒋创设“庆功宴”的游戏情景,随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重点放松腿部肌肉和手臂等部位。
师:今天我们团结一致的解除了巫婆的魔法,获得了造房子的材料,还帮助喜鹊妈妈建造了新房子,我们一起来庆祝一下吧!
《大班体育:能干的小喜鹊》评课报告
一、观察背景
大班幼儿的运动能力逐渐增强,他们乐意参加、完成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体育活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大班幼儿能单手将沙包向前投掷五米左,且《核心经验》中大班幼儿应会投准直径不小于60厘米的标靶并投准目标。大班体育活动“能干的小喜鹊”就是建立在幼儿此基础之上的,旨在帮助大班幼儿发展投掷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萌发对投掷活动的兴趣,培养勇于尝试的精神。整个活动我创设了一个“解救喜鹊妈妈的新家材料”的游戏场景,让孩子使用沙包,自主探索各种投掷的动作,分别从4米矮目标到5米矮目标再到5米高目标,进行难度层层递进的探索。为了尊重幼儿的运动能力方面的差异,我在最后的游戏过程中提供了4米矮目标以及5米高目标,让幼儿进行自由组队满足他们在同伴互动与合作商的需要的同时自主地选择不同的目标物进行投掷,让每个幼儿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运动的乐趣。
二、观察设计
环节一,创设“喜鹊妈妈的邀请函”的游戏情景,引导幼儿重点做手臂、腰、腿部的热身活动。
环节二,创设“新房材料被巫婆抢走”的游戏情景,幼儿自由探索扔沙包的方法并练习投掷动作,掌握动作要领,尝试从投准到投远且投准,再到投高且投准。
环节三,创设“为喜鹊妈妈夺取材料”的游戏情景,幼儿进一步练习投掷沙包的动作。
环节四,创设“庆功宴”的游戏情景,随音乐带领幼儿做放松活动,重点放松腿部肌肉和手臂等部位。
三、活动的成功之处
大班体育活动《能干的小喜鹊》利用“喜鹊妈妈打新房”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活动由简到难,有递进性,锻炼了孩子们的投掷能力及手眼协调能力。在练习的游戏过程中,选择让幼儿自主练习,并且自主捡拾沙包以达到体育活动中幼儿运动量的需要以及运动的喜悦。在最后的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进行自由组队,满足他们与同伴互动与合作的需要,体验团队合作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活动中的困惑
在活动中团队合作游戏时幼儿花费了较长的时间处理投掷材料的分配,如何能让幼儿既体验到团队合作运动的乐趣,同时能够减少一些消极等待现象。
五、观察建议
⒈可适当调整教师与幼儿的站位,让幼儿更清楚地看到投掷活动的动作要领。
⒉可以适当增加一些难度,满足幼儿在户外活动中的运动需要。
⒊使用一些更硬一点的投掷材料,方便幼儿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