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二:
《“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课题阶段总结
本学期,在《“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课题推进过程中,我们紧紧围绕课题研究目标,结合幼儿园实际情况,积极探索、稳步实践,在运动资源开发、家园共育及幼儿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发现了存在的问题,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期研究工作开展情况
㈠“爸爸式+”资源挖掘与整合
⒈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家长访谈等形式,深入了解爸爸群体的职业特点、运动特长,组建“爸爸运动资源库”。目前已收录具有体育教练、健身达人、户外运动爱好者等身份的爸爸信息50余条,为后续活动开展奠定基础。
⒉组织开展“爸爸亲子运动”活动6次,邀请爸爸们走进幼儿园,根据自身特长为幼儿带来足球、篮球等特色运动课程。爸爸们独特的教学风格和阳刚之气,极大地激发了幼儿参与运动的热情。
㈡“全运动场”原色运动资源开发
⒈对幼儿园室内外场地进行重新规划与改造,利用园内的走廊、楼梯间、边角空地等区域,打造“微型运动角”,投放轮胎、平衡木、攀爬网等低结构材料,让幼儿随时随地都能开展运动。
⒉结合季节特点与自然资源,开发户外原色运动资源。秋季开展“树叶障碍跑”“松果投掷”活动,冬季组织“雪地寻宝爬行赛”,充分利用自然材料,让幼儿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进行运动锻炼。
⒊鼓励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废旧材料,制作运动器械。本学期共制作纸箱坦克、报纸飞盘、布沙包等器械120余件,丰富了运动资源种类,培养了大家的环保意识与动手能力。
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㈠幼儿发展方面
⒈幼儿的身体素质得到明显提升。通过学期初与学期末的体能测试对比,幼儿在平衡能力、力量、耐力、协调性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进步,例如单脚站立时间平均延长15秒,立定跳远距离平均增加8厘米。
⒉幼儿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显著提高。在“爸爸式+”运动活动和丰富多样的运动资源吸引下,幼儿参与运动的主动性增强,从被动参与转变为主动要求参与运动活动,在运动中表现出更强的探索精神和挑战欲望。
⒊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所进步。在运动游戏中,幼儿学会了与同伴合作、分享和解决问题,团队意识和社交能力得到培养,同伴之间的冲突减少,合作互助行为增多。
㈡家园共育方面
⒈爸爸群体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提高。“爸爸式+”活动的开展,让爸爸们认识到自身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更多爸爸主动参与到幼儿园活动中,家园沟通更加密切。
⒉家长对幼儿园运动教育理念的认可度提升。通过参与亲子运动活动、观摩幼儿运动课程等,家长深入了解了幼儿园的课题研究内容和教育价值,更加支持幼儿园的运动教育工作,形成了良好的家园共育氛围。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⒈“爸爸式+”资源的利用还不够充分。部分爸爸因工作繁忙等原因,参与活动的时间和频率有限,未能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在活动组织过程中,与爸爸们的沟通协调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以提高活动的计划性和有效性。
⒉“全运动场”原色运动资源开发的系统性有待提高。目前资源开发多为零散的、随机的,缺乏整体规划和层次递进,在资源的分类管理、有效整合以及与课程目标的深度融合方面还存在不足。
⒊课题研究的理论深度不足。教师在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经验,但在将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总结方面能力欠缺,对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和应用还不够深入,影响了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四、下学期研究计划
⒈优化“爸爸式+”资源利用机制:制定详细的爸爸参与活动计划,提前与爸爸们沟通协调,根据他们的时间和特长安排活动;建立爸爸志愿者团队,定期组织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爸爸们的参与能力和积极性。
⒉加强“全运动场”原色运动资源的系统开发: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制定资源开发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方案,按照幼儿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对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和优化组合;加强资源与课程的整合,设计系列化、主题化的运动课程。
⒊提升课题研究的理论水平:开展课题相关理论学习活动,邀请专家进行指导和培训;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和案例,及时总结实践经验,探索课题研究的规律和方法,形成具有一定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的研究成果。
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在下学期的工作中,我们将针对存在的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推动课题研究向更高水平发展,让“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原色运动资源更好地服务于幼儿的健康成长。
卞婧
2025.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