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小朋友在幼儿园已经开始了第二学年的学习了,从刚入学时的不适应到逐渐地期待,积极参与团体活动,这--切都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和悉心教导,非常感谢老师们的辛勤付出。我想.和大家分享以下几点:
1.育儿从来不是妈妈-一个人的事情因为家里有两个小孩,哥哥和妹妹的脾气性格、兴趣爱好迥然不同。所以从妹妹会说话时就开始和爸爸分工合作。妈妈负责日常生活起居和阅读学习,爸爸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和情绪管理,最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父爱不缺席,母爱不泛滥。家长的陪伴对孩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语言表达
我家孩子好奇心很强,她的小脑袋里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遇到不明白的问题,总愿意问大人。而我们也从不敷衍孩子的问题,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解。孩子提问题时我们会用规范的语言而不是用幼稚的语言(如:吃饭饭,睡觉觉,洗澡澡)同她讨论周围的事物,教她各种事物的名称、词汇和成语。除了日常的沟通外,多鼓励孩子开口说、好好说、慢慢说、清楚地说。小朋友有什么需求,先慢慢倾听,而不要以家长的角度去预测孩子的需求,令孩子失去开口说话的机会。表达需求是最能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若孩子表达不清楚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引导的方式。
举例:
孩子在哭闹时或说不出口时,我们可以说:是要XXX吗?让孩子从模仿开始学习语言。
3. 倾听
小朋友总是不停地巴拉巴拉说个不停,有说不完的话问不完的事。我们应尊重孩子,不随便打断孩子说话,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我认为专注力对任何人都很重要,引导孩子学会相互尊重,不抢话,不插话,懂规矩。孩子参加幼儿园的活动或表现良好、有进步,我们也会听她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吝赞美,并且给予指导和鼓励,肯定她的能力,增强她的信心。倾听,既可以提供情绪价值,又能深入了解孩子的真实诉求。
4.把问题转变为技能问题不是问题,失败不是失败,是反馈。小朋友刚上幼儿园妈妈们最担心的问题应该就是孩子的大小便,怕尿裤子了。经常听到宝妈们说孩子刚放学就憋不住尿尿了,很着急。我们家最开始入园也很苦恼,因为自己从没独自上过厕所,对穿脱衣裤不熟练所以就会害怕。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刻意练习后小朋友熟练掌握了这项技能。每一个问题的背后都有一个需要学习的技能,掌握了这个技能,问题就会消失。日积月累孩子也就自然学会了很多必备的独立自主能力。
5.画画
很多小朋友最喜欢的事情就是画画,从孩子心智成长的角度来看,大脑常常是“天马行空”的。画画有利于孩子的创造力、想象力、专注力、锻炼儿童的感知能力和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孩子拿起作画工具在涂鸦的过程中情绪的及时宣泄,能大概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每一画都是孩子真实的内心写照。作为家长我们也尽量做到更多的日常陪伴,与孩子- -起把画画从室内搬到室外写生,不同的环境能激发和促进孩子对色彩的理解和运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孩子完全可以用画画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每幅画成了孩子的心情“晴雨表”。以上分享可能很多宝妈宝爸也深有体会,生活往往也是大家常说的社会大学,不论孩子还是父母都是在不断地探索、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