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二:
《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实施策略的研究》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子课题二阶段总结
习近平总书记说:“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在幼儿园缺乏男教师的情况下,开展幼儿园“全运动场”的研究,可以充分利用幼儿园及周边的运动资源、人力资源,改变幼儿园体育运动的传统模式,开拓更加灵活、开放、科学的运动场域,引领幼儿在“全运动场”中去感受、探索、经历、挑战,提高幼儿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感受运动的乐趣,体验运动的精神。本学期,子课题在总课题的引领下,能有序、扎实开展各类活动,继续围绕《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实施策略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研究,融合“爸爸式+”资源,从材料、场地、时间、人员入手,创设支持幼儿动作发展和能力提升的运动场环境,形成“爸爸式+”个性化课程、一日课程和项目课程。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提出具体的可行性策略,为形成趣味化、生活化、园本化的运动课程提供先导性和创新性的实践经验,旨在为幼儿运动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本学期重在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实施策略的框架构建,精耕细作,着力打磨实践推展。
一、制定目标,明确方向,夯实底蕴
拓展幼儿生命的长度——指向幼儿的活力运动:注重幼儿身体发育、机能发展、增强体质。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充分与材料、人互动。拓展幼儿生命的宽度——指向多元生长:链接材料、时空、同伴和他人,提升儿童的创造思维力、社会交往能力、多元表达能力等,实现身心全面的成长。拓展幼儿生命的高度——指向阳光生活:指向阳光生活,培养幼儿大胆自信、乐观向上、勇敢坚毅等良好的运动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达成个体的自我实现。同时在探索提高课程开发实效中,夯实幼儿园的文化底蕴,促进幼儿园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打造“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运动内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二、打造场域,确定内容,建构框架
基于对当前幼儿园的运动课程开展的现状分析,从解决问题出发,明确研究的方向,探究适合当下幼儿的运动内容和组织方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儿童,边实践、边思考、边分析、边总结、边调整,将“课程游戏化”精神,有机地渗透到建构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实施策略的研究中,补全原有运动课题研究的不足,在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提升教师研究水平及课程建设能力的同时,优化园本课程质量,赋予课程生命力,形成具有本园特色的运动课程系列成果,推动幼儿园可持续发展。
㈠改造环境空间,满足运动需要
根据室内布局以及儿童的兴趣和需要,本着一室多用、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利用幼儿园三层室内空间,将活动室、走廊、楼梯、专用室、多功能室、墙面等都进行了空间利用,开辟、创设了走廊运动区、楼梯运动区、教室运动区和专室运动馆四大运动空间24个室内晨锻区域。根据幼儿园室外环境、场地资源,我们创设、打造了能够充分满足幼儿运动、游戏的自然运动场、无动力游戏场、户外体育场、多功能嬉戏区四大室外运动场环境。充分利用环形通道设置各运动区域,将果园、草地、长廊、沙池都利用起来,让场地划分更开放、灵活。除了合理规划运动场地外,根据幼儿游戏需求,适时、动态地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优化。
㈡根据能力发展,创设挑战游戏
在前期的体锻开展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游戏、材料等对幼儿走跑跳等动作的发展比较多,而对幼儿上肢力量、耐力的支持发展还不够,课题组成员开始思考,什么样的材料、游戏内容,能够满足当下我园幼儿的兴趣和身体发展需要。根据幼儿游戏需要,我们及时增补游戏材料,遛一遛竹竿,爬一爬轮胎,玩一玩单双杠。利用沙池,我们设计了一些发展幼儿手臂力量的器械、材料,攀高、滑竿、吊杠,幼儿在这里可以大胆地挑战游戏,挑战自我。我们从运动的强度、难度上出发,添置了专业的跑酷器械,满足幼儿对运动的挑战和动作发展需求。每周开展一次体适能俱乐部跑酷活动,专业的教练来园指导幼儿跑酷游戏,更加科学、有效地进行带教指导。本学期还邀请了2024年跑酷世界杯中国国家队教练员周俊开展了以跑酷运动为主题的讲座,周俊老师从多种角度为老师们讲解了少儿跑酷发展以及少儿跑酷教学方法等内容,启发老师们思考幼儿体育与教育之间的联系,在日常的体锻活动中对幼儿进行科学地指导。积极组织教师走出去,参加省市级层面体育培训和教练员培训,回来以后把好的经验和方法分享给其他教师,以更加科学的方法、专业的水平支持幼儿更好的发展。
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实施策略的研究体系框架表
课程类型 |
课程场域 |
课程主题 |
课程活动 |
链接活动 |
“爸爸式+” 个性化课程 |
订单运动场 |
“超人爸爸”活动 |
有力量的爸爸、有速度的爸爸、干冒险的爸爸 体操俱乐部、小军人俱乐部、泳池俱乐部、足球俱乐部、轮滑俱乐部 室内晨间锻炼活动、户外晨间锻炼活动 小班单元活动、中班单元活动、大班单元活动 |
阳光俱乐部活动 |
“爸爸式+” 一日课程 |
全乐运动场 |
“爸爸式+”运动区域游戏 |
“爸爸式+”单元活动 |
“爸爸式+”“M+1”家庭游戏 |
小班家庭游戏、中班家庭游戏、大班家庭游戏 |
【鹿鹿乐园 | 和爸爸一起做运动】每周推送 |
“爸爸式+”主题活动 |
小班主题活动、中班主题活动、大班主题活动 |
“爸爸式+” 项目课程 |
原色运动场 |
“爸爸式+”原色活动 |
传统民间游戏、爱国主义项目活动 |
红军过草地
民间游戏
红军勇闯关
|
节日运动场 |
“爸爸式+”节日活动 |
传统节日、健康节运动、多元主题运动 |
健康节系列活动:
|
野趣运动场 |
“爸爸式+”野趣活动 |
研学实践活动、爸爸去哪儿活动 |
“重走红军路”社会实践活动
徒步活动
|
三、追风行动,小组推进,赋能课程
探索“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运动活动的各类运作方式和指导方法,梳理行之有效的行动策略,为课程的建构提供可靠的依据及支持性策略,将其应用于实践,并对实践效果加以检验。我们成立资源融通社、项目式工作坊、节日运动汇、家社拓展营、成长播报台等五个追风研究小组,打开通道;探索“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实施途径,链接资源,创生途径。
本学期课题还需不断优化具有园本运动特色的课程体系,仍需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不断丰富运动课程资源库。我们还需继续探究适合当下幼儿的运动内容和组织方式,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儿童,边实践、边思考、边分析、边总结、边调整,将“课程游戏化”精神,有机地渗透到建构“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课程的研究过程中。
程娴
2025.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