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课题一:
《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资源利用与课程内容的研究》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课题阶段总结
本学期,本子课题在总课题的引领下,结合幼儿园的工作安排,扎实开展各类活动,继续围绕《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资源利用与课程内容的研究》进行了深入研究,不断开发“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的课程内容,并充分利用“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的各种资源。现将本学期子课题一总结如下:
㈠“爸爸式+”户外运动系列活动的深化与拓展
本学期以“秋·游”和“鹿鹿健康节”为重点特色活动,课题组结合季节特点,策划了丰富的户外运动课程,将“爸爸式+”资源与自然场景深度融合,促进幼儿在运动中的全面发展。
1.“秋·游”主题活动
在小班的秋游活动中,孩子们和爸爸一起开展了“盲人贴鼻”“盲人摸象”“自然寻宝”等游戏,利用自然环境中的树叶、石头等材料,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和探索欲望。
在中班的秋游活动中,孩子们和爸爸一起进行了“跳房子”“大摆锤”等游戏,通过团队合作和亲子互动,增强幼儿的协调能力和团队意识。
在大班的秋游活动中,孩子们和爸爸一起玩了“海浪大冒险”“打地鼠”等游戏,结合户外场地的多样性,提升幼儿的运动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鹿鹿健康节”主题活动
在“鹿鹿健康节”中,课题组设计了“亲子折返跑”“亲子投掷”“趣味跳绳”等活动,邀请爸爸们积极参与,与孩子们一起体验运动的乐趣。通过活动,不仅增强了亲子间的情感交流,也进一步提升了爸爸在幼儿运动中的参与度。
㈡“全运动场”概念的优化与资源开发
本学期,课题组继续深化“全运动场”的概念,充分利用幼儿园内外场地资源,拓展运动课程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1.场地资源的多样化利用
课题组将幼儿园的走廊、绿地、沙池等非传统运动场所纳入课程设计中,结合国庆节开展了“地雷战”“过草地”“过雪山”等活动,加入了爱国主义元素突破空间限制,为幼儿提供更丰富的运动体验。
2.运动材料的创新使用
课题组鼓励教师创新运动材料的使用方式,例如将纸箱、塑料瓶、绳子等低结构材料融入运动游戏中,设计了“纸箱迷宫”“瓶子保龄球”“绳子跳跳乐”等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㈢家园互动模式的优化与家长参与度的提升
本学期,课题组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优化家园互动模式,增强家长(特别是爸爸)的参与度。
1.“爸爸参与日”活动
课题组定期邀请爸爸们进园参与运动课程的设计与实施,例如“爸爸运动会”“亲子障碍赛”等活动,让爸爸们亲身感受幼儿运动的乐趣,增强其参与感和责任感。
2.“和爸爸一起做运动”系列线上推文
课题组每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和爸爸一起做运动”系列推文,向家长推荐亲子运动游戏,例如“小球钻山洞”“轮子滚一滚”“快乐小飞碟”等,帮助家长在家庭中与孩子一起进行运动,促进家园合作。
㈣教师专业发展与课题展示活动
本学期,课题组继续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课题展示活动和评课环节,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能力。
1.青年教师课题课展示活动
在12月份,课题组组织了青年教师进行课题课展示活动,通过“一研设计、二研观摩、三研评课”的形式,帮助教师在实践中提升专业能力。例如,某教师设计的“平衡木挑战”活动,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场地资源,激发了幼儿的运动兴趣和探索精神。
2.运动课程的公开展示与评课
课题组定期开展运动课程的公开展示活动,邀请家长观摩,并通过评课环节促进教师们的思维碰撞和专业提升。例如,在“鹿鹿健康节”活动中,教师们设计的“亲子障碍赛”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㈤预期成果与未来展望
通过本学期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取得了以下成果:
1.丰富了“爸爸式+”运动课程内容,促进了幼儿的全面发展。
2.优化了“全运动场”的场地资源利用,提升了课程的多样性和开放性。
3.增强了家园合作,提升了家长(特别是爸爸)在幼儿运动中的参与度。
未来,课题组将继续深化研究,进一步拓展“爸爸式+”运动课程的内容,优化家园互动模式,推动幼儿园运动课程的创新与发展。
曹杰
2024.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