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22/23下):中班体育:我的本领大

作者: 时间:2023-09-20 点击数:

中班体育:我的本领大

执教者:蔡明星

  1. 研究课题名称: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课程的建构与研究

    级别:校级课题

         编号:

       二、课题介绍:

    ⒈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开发现状及理性思考

    ⑴通过调查研究,了解目前园所“全运动场”的开发现状,了解教师、家长、社会对“全运动场”建设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全运动场”对幼儿发展需求的满足度。

    ⑵通过文献研究,厘清“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等相关的理念认识、内涵特征及相互关系,明确实施价值。

    ⒉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的研究

    全体验——指向活力运动,注重幼儿身体发育、机能发展、增强体质,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充分与材料、人互动。全时空——指向多元生长:指向多元生长,打破时间、空间限定,以幼儿为中心,链接场地、材料、时空、同伴和他人,激发幼儿善于合作、主动探究、富有创造,实现身心全面的成长。全成长——指向阳光生活:良好的运动品质、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个体的自我实现。同时在探索提高课程开发实效中,夯实幼儿园的文化底蕴,促进幼儿园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致力打造班级单元场、室内体验场、自然运动场、无动力挑战场、户外体育场、多功能嬉戏场、家庭游戏场、研学实践场以及俱乐部活动、节日运动活动、运动主题活动等,打造基于“爸爸式+”的幼儿园“全运动场”,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运动内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⒊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

    立足目前资源现状,幼儿开展“全运动场”资源甄选和开发的研究,满足并不断丰硕“全运动场”开发的资源条件。通过对室内班级、廊道、楼梯场域,室外各运动场域,园外家庭场域、社区场域、社会场域等资源进行价值分析,从而盘点筛选,建构、优化资源列表、资源库等,打造“三公里运动圈”,盘活资源,融通资源,形成《“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资源库》。研究建立资源筛选机制,成立开放式材料研究组、项目式运动工作坊,加强对运动材料、资源的筛选、梳理、运行、维护,保障运动活动的开展,规范和提高运动场资源的管理、开发和利用。

    ⒋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实施策略的研究

    以课程游戏化精神为引领,以幼儿兴趣、动作发展、素质提升、问题为导向,全面系统、科学有效地构建“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充分发挥政社协同作用,重新架起并寻求家、园、社、政全联动的新经验、新方法,让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和有效的利用,形成教育合力。依托资源融通社、项目式工作坊、节日运动汇、家社拓展营、成长播报台等多样化研究小组,进一步明晰幼儿园运动课程建设的相关核心概念及内涵特征,拓展运动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渠道和方式,寻找幼儿园运动课程发展新途径。通过全体验、全时空、全成长的班级单元场、室内体验场、自然运动场、无动力挑战场、户外体育场、多功能嬉戏场、家庭游戏场、研学实践场以及俱乐部活动、节日运动活动、运动主题活动等方式在日、周、月、学期、年中来渗透实施。同时教师主要运用个案观察法,实例剖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⒌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的园本评价体系的研究

    评价的形式主要包括对幼儿“全运动场”活动开展进程中幼儿发展的过程评价、阶段评价、跟踪评价等,评价的主体包括幼儿园、教师、家长、社区、幼儿等,以“全”为核心,从多角度对运动活动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形成《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评价方案》,构建相关的多元评价体系,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园“全运动场”的优势和问题,进一步优化园本课程建设。

    三、本节课研究主题:

    活动中抓住助跑跨跳的注意点引导幼儿示范讲解,丰富的材料提供给了幼儿反复尝试向更高难度挑战的机会,锻炼了幼儿不怕困难勇于挑战的精神;比赛的形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方式,能更好地带动幼儿积极性

    四、研究目标:

    学习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能根据障碍物的位置、高度、宽度调整起跨点进行跨跳

    ⒉喜欢和同伴一起参与跨跳活动,体验相互鼓励、共同合作和挑战成功的快乐

       五、理论/理念说明:

    《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本节活动中,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方法自主探索动作,并进行“小兵扔炸药”的游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使幼儿在游戏的乐趣中规范动作,发展协调能力,帮助幼儿形成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等良好学习品质,体验游戏的乐趣。

       六、研究方法:

    ⒈文献资料法:查找5~6岁幼儿生长发育理论和相关运动医学知识,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梳理出大班年龄段适合的运动项目,为课题的开展找到理论依据。学习《纲要》的有关精神,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认识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为本课题研究奠定思想基础。

    ⒉行动研究法:充分依据幼儿身心特点、运动兴趣和体能水平,从本园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条件、方式和途径。重点邀请“阳光爸爸”参加幼儿园助教活动,帮助幼儿建立活动经验。

  2. 相关过程设计简略说明:

    第一环节,把两根大绳子比作小河,并逐步调整两根绳子之间的宽度来增加跳跃的难度,请幼儿想办法过小河。

    第二环节,请幼儿示范助跑跨跳的动作,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第三环节:丰富材料,再次练习助跑跨跳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环节:重申助跑跨跳的动作要点,组织助跑跨跳大竞速。

    八、研究反思:

    幼儿与老师尝试各种爬的方法,积累了前期经验,再让幼儿自主探索,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锻炼幼儿的稳定性,然后提出匍匐前进,手肘撑地这个要求,通过小兵扔炸药这个游戏继续锻炼助跑跨跳。在活动中充分的调动了孩子们的兴趣,使活动更加丰富多彩。

    附教案:

    附教案:

    班体育《我的本领大

    活动目标:

    学习助跑跨跳的基本动作能根据障碍物的位置、高度、宽度调整起跨点进行跨跳

    ⒉喜欢和同伴一起参与跨跳活动,体验相互鼓励、共同合作和挑战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双脚并拢向前跳和分组进行竞赛游戏的经验

    物质准备:背景音乐、麻绳两根、跨跳障碍物9个、起点终点标志

    活动过程:

    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一路纵队在场地上进行走、跑交替练习,重点活动脚踝。

    ⒉教师把两根大绳子比作小河,并逐步调整两根绳子之间的宽度来增加跳跃的难度,请幼儿想办法过小河。

    师:当小河变宽我们用双脚跳的方法过不了小河时,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跳过去?(请个别幼儿尝试)

    师:这个小朋友是怎么过小河的?(教师引导幼儿发现助跑跨跳的方法)

    练习助跑跨跳。

    ⑴师:请大家也都来试一试这个好方法

    请幼儿示范助跑跨跳的动作,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动作要领:助跑时自然放松,起跳时,脚用力蹬地跳起,腿要瞪直,另一腿弯曲快速向前摆动,跨过小河。

    ⒋丰富材料,再次练习助跑跨跳教师巡回指导。

    师:看,现在我们难度升级,现在我们需要助跑跨跳过更高的障碍物,它们有的窄窄的,有的还更宽了。你们想不想挑战一下?

    师:自己选择赛道进行挑战,注意看好起点和终点,两人击掌交接后下一位选手再出发。(幼儿自由选择三组材料游戏,可以挑战多个赛道)

    ⒌助跑跨跳大竞速

    师:你们感觉哪一个最简单?哪一个最难?

    师:现在我们都练好本领了,想不想来一场比赛看看谁更厉害,每组8人自由组队。比赛要保证公平竞争,把三组赛道都变成一样,最简单的放第一个,最难的放最后一个。教师明确规则,重申助跑跨跳的动作要点(快速跑、上带动身体跨跳、轻轻落地)

    ⒍放松游戏

    师幼进行放松运动,按摩自己的双腿,活动结束。

    我的本领大》评课报告

  3. 观察背景

    在中班的一次体育活动中,教师组织孩子们进行了助跑跨跳的练习。助跑跨跳是一项有趣的体育活动,它能够有效地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力量,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勇气和自信心。

  4. 观察设计

    第一环节,把两根大绳子比作小河,并逐步调整两根绳子之间的宽度来增加跳跃的难度,请幼儿想办法过小河。

    第二环节,请幼儿示范助跑跨跳的动作,教师讲解动作要领。

    第三环节:丰富材料,再次练习助跑跨跳教师巡回指导。

    第四环节:重申助跑跨跳的动作要点,组织助跑跨跳大竞速。

    三、活动的成功之处

    活动的组织井然有序。教师能够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活动,并且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和注意事项都得到了很好的讲解和演示,确保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安全和有效性。
    孩子们的参与度高。大部分孩子们都很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使得整个活动过程充满了趣味性和互动性。
    教师在活动中及时给予孩子们鼓励和支持。当孩子们完成跨跳时,教师及时给予了肯定和表扬,使得孩子们更加自信和勇敢,也激励了其他孩子们继续挑战。

    四、活动中的困惑

    对于助跑跨跳的动作要领,部分孩子还是掌握不够准确。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虽然讲解了动作要领,但仍有部分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影响了整个活动的质量和效果。
    在活动过程中,有些孩子出现了恐惧心理。由于助跑跨跳需要孩子们跨越一定的距离,对于一些胆小或没有信心的孩子来说,这个动作可能会让他们感到害怕或紧张,因此需要教师在后续活动中进一步引导和鼓励。

    五、观察建议

    在活动前,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助跑跨跳相关的游戏或热身活动,如小兔跳、青蛙跳等,让孩子们充分热身并熟悉相关动作要领,为后续的助跑跨跳练习做好准备。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向孩子们展示助跑跨跳的标准动作和注意事项,帮助孩子们更准确、系统地掌握相关动作要领。
    对于那些在活动中出现恐惧心理的孩子们,教师可以采用渐进式引导和鼓励的方法,让孩子们逐渐适应助跑跨跳的距离和高度,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勇气。
    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交流和分享,让孩子们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从而帮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
    总之,《助跑跨跳》这一活动对于中班孩子们来说具有很高的锻炼价值和学习意义。通过教师的精心组织和引导,相信孩子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加自信、勇敢、坚强。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