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
小班体育:做披萨
执教者:马梦娇
一、研究课题名称: “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建构的研究
级别:江苏省(重点自筹、青年专项)规划课题
编号:C-b/2020/02/44
二、课题介绍:
⒈“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建构的基础研究
一是对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初步形成对幼儿园运动课程、“爸爸式+”的理性认识;二是对“爸爸式+”的教育价值进行研究,着力研究幼儿园运动课程、幼儿发展和男性课程资源价值之间的关系,明确核心理念和课程价值。
⒉“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的研究
目标主要从幼儿园健康办园特色出发,让幼儿在“爸爸式+”运动中获得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有阳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同时在探索提高课程开发实效中,夯实幼儿园的文化底蕴,促进幼儿园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内容主要从“爸爸式+混龄晨锻”、“爸爸式+特色运动”、“爸爸式+野趣运动”、“爸爸式+原色运动”等,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运动内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⒊“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资源开发的研究
主要一是开发幼儿园内外“爸爸”在运动方面的特长爱好、职业特点、性格魅力等,建立幼儿园“爸爸”人力资源库。二是根据“爸爸们”的资源,扩展或者重新开发幼儿园内的其他运动资源,如场地、材料、环境等;三是通过“爸爸”,拓展园外运动物质环境资源:比如中小学、市国防教育基地、雷达基地、高炮团等。
⒋“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的实施途径和组织方式研究
主要通过开发和利用“爸爸资源”,打造幼儿园室内外运动环境、开发幼儿园周边运动体验活动、探索“爸爸式”游戏课程等途径,通过情境式、开放式、主题式、项目式等方式在日、周、月、学期、年中来渗透实施。同时教师主要运用个案观察法,实例剖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⒌“爸爸式+”幼儿园运动活动“阳光评价”的研究
主要包括对“爸爸式+”幼儿园运动活动的过程评价、阶段评价、跟踪评价等,评价的主体包括幼儿园、教师、家长、社区、幼儿,以“阳光”为核心,从多角度对运动活动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园运动课程的优势和问题,进一步优化园本课程。
三、本节课研究主题:
本次活动以幼儿喜欢吃的披萨饼入手,通过视频了解披萨饼的面饼制作过程中用到的身体动作,大胆地想象,模仿面饼烤熟后然后再配送给各个小动物,将软垫模仿不同的交通工具进行驾驶。
四、研究目标:
1.通过做披萨游戏情境发展身体移动中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在自主练习和情境游戏中感受泡沫垫的一物多玩,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五、理论/理念说明:
《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本节活动中,引导幼儿化生成小厨师,并进行面饼炒、翻、送的游戏,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使幼儿在游戏的乐趣中规范动作,发展协调能力,帮助幼儿形成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等良好学习品质,体验游戏的乐趣。
六、研究方法:
⒈文献资料法:查找3-4岁幼儿生长发育理论和相关运动医学知识,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梳理出大班年龄段适合的运动项目,为课题的开展找到理论依据。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有关精神,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认识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为本课题研究奠定思想基础。
⒉行动研究法:充分依据幼儿身心特点、运动兴趣和体能水平,从本园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条件、方式和途径。重点邀请“阳光爸爸”参加幼儿园助教活动,帮助幼儿建立活动经验。
相关过程设计简略说明:
环节一,热身运动,将软垫想象成披萨饼面皮,用身体来揉捏,听着音乐舒展身体各关节,在感受运动材料好玩的同时活动全身,唤醒身体各机能。
环节二,烤批萨饼的游戏,引导幼儿用身体各部分送披萨。
环节三,送披萨饼的游戏,幼儿将软垫变成交通工具,送披萨,帮助幼儿运动过程中耐力的提升。
环节四,放松活动,跟随音乐跟着老师一起散散热,捶捶手臂、捏捏腿,活动结束,使身体放松下来。
研究反思: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他们喜欢的披萨饼。在情境方面,大大加大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第三环节幼儿夹物走、夹物跳、坐在垫子上挪动的过程幼儿动作表现的不是很明显。后期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我参与到了幼儿的游戏中,请幼儿一起来驾驶我扮演的大卡车送披萨,幼儿非常感兴趣。此次活动选用了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来提高动作的协调型和灵活性,所以孩子自始至终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学环节安排紧凑,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附教案:
小班体育:做披萨
活动目标:
1.通过做披萨游戏情境发展身体移动中的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2.在自主练习和情境游戏中感受泡沫垫的一物多玩,体验体育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知道泡沫垫,有下蹲走、夹物走的经验。
物质准备:空旷的场地、泡沫垫、独木桥、音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引导幼儿进入做披萨的情境,活动身体
㈠师:你吃过披萨吗?今天老师要请小朋友们来一起做披萨,先把我们的身体想象成小面团,我们一起来和面!
(准备部分:模拟做披萨的动作如揉、压、弯、转等,充分热身)
基础部分,幼儿进行烤披萨和送披萨,协调身体
(一)烤披萨
1.师:做好了面饼,现在请你和我一起站到线上,把我们的小披萨饼送到烤箱里,送披萨的时候不能掉下来哦,也不能被偷披萨的人发现。
游戏玩法:幼儿人手一个泡沫垫,从起点线往独木桥方向走,把泡沫垫运到对面的独木桥后返回,然后用身体的不同部位“开火”烤披萨,接着根据指令模仿不同的动物以不同的动作(跳、爬等)取回披萨。
(二)送披萨
用泡沫垫模仿不同的车送披萨。
师:现在我们做好了披萨,请你成为外卖员来送一送你的披萨。我们先开小汽车去送(汽车送披萨:模仿开车、按喇叭、加油等动作)。
交通规则儿歌:红灯停、绿灯行、滴滴滴。停停车、加加油( 咕噜咕噜)眼睛看好往前开。
师:然后请你骑自行车去送一送披萨(双腿夹住圆布垫走)。
摩托车送披萨:双腿夹住圆布垫跳
4.滑板车送披萨:单(双)脚踩在圆布垫上滑行
师:两脚放在布垫上怎么向前滑?用手臂帮忙。
屁股车送披萨:坐在圆布垫上移动
女生:屁股坐在垫子上,抱紧自己的腿。男生帮忙拉垫子,一轮过后游戏交换。
(三)小结游戏中出现的情况
结束活动,引导幼儿拉伸放松
师:我们今天做了好多美味的披萨,还把它送给了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现在请你来休息放松一下吧。
《做披萨》评课报告
观察背景
幼儿体育活动是一种以运动为主体、以游戏为方法、以教育为指导、以培养幼儿身心发展的基础能力为目标的活动。它是幼儿生活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幼儿体质最积极最有效的因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他们喜欢的披萨饼。在情境方面,大大加大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在第三环节幼儿夹物走、夹物跳、坐在垫子上挪动的过程幼儿动作表现的不是很明显。后期为了调动幼儿积极性,我参与到了幼儿的游戏中,请幼儿一起来驾驶我扮演的大卡车送披萨,幼儿非常感兴趣。此次活动选用了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来提高动作的协调型和灵活性,所以孩子自始至终注意力比较集中,教学环节安排紧凑,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观察设计
本次观察对象为幼儿园大班的一位老师,执教内容是小班体育活动《做披萨》,参与观察的人员为园部空班老师。
本次观察的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
⒈制订观察方案,做到五个确定,即确定观察主题、确定观察内容、确定观察工具、确定观察方法、确定成员分工。我们对观察主题进行了细化理解,对健康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现场阶段
⒉通过现场观课,教师将所看到的想法进行记录。
⒊分年级组进行观察讨论,将每位老师观看后的想法记录在研讨纸上,请观课的老师发表自己的想法以及你认为在课程中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活动的成功之处
教学环节安排紧凑,层次清晰,重点突出。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选择了情趣性较强的做披萨。在情境方面,大大加大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师幼互动很好,孩子们都很活跃。本次活动以幼儿喜欢吃的披萨饼入手,通过视频了解披萨饼的面饼制作过程中用到的身体动作,大胆地想象,模仿面饼烤熟后然后再配送给各个小动物,将软垫模仿不同的交通工具进行驾驶。
活动中的困惑
在体育活动中是否需要给予幼儿很多表达的机会,同时如何让幼儿能用语言表达出他的动作技巧及想法,需要教师通过怎样的问答方式让幼儿既有无限想象空间,又能让他答为所问,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五、观察建议
⒈在游戏前,要强调游戏规则,讲清楚游戏规则要求。
⒉动作要循序渐进,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增加游戏难度。
⒊幼儿第一次在多功能厅开展游戏,一些地面游戏有些局促,后期换成体操室效果会更好。
⒋后期送披萨时幼儿匍匐爬的动作不太到位,因为难度有一些大,需要做好精确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