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1
小班体育:风和小树叶
执教者:毛伊伶
研究课题名称:基于“爸爸式+”幼儿园“全运动场”课程的建构与研究
级别:校级课题
编号:
二、课题介绍:
⒈“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建构的基础研究
一是对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初步形成对幼儿园运动课程、“爸爸式+”的理性认识;二是对“爸爸式+”的教育价值进行研究,着力研究幼儿园运动课程、幼儿发展和男性课程资源价值之间的关系,明确核心理念和课程价值。
⒉“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的研究
目标主要从幼儿园健康办园特色出发,让幼儿在“爸爸式+”运动中获得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有阳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同时在探索提高课程开发实效中,夯实幼儿园的文化底蕴,促进幼儿园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内容主要从“爸爸式+混龄晨锻”、“爸爸式+特色运动”、“爸爸式+野趣运动”、“爸爸式+原色运动”等,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运动内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⒊“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资源开发的研究
主要一是开发幼儿园内外“爸爸”在运动方面的特长爱好、职业特点、性格魅力等,建立幼儿园“爸爸”人力资源库。二是根据“爸爸们”的资源,扩展或者重新开发幼儿园内的其他运动资源,如场地、材料、环境等;三是通过“爸爸”,拓展园外运动物质环境资源:比如中小学、市国防教育基地、雷达基地、高炮团等。
⒋“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的实施途径和组织方式研究
主要通过开发和利用“爸爸资源”,打造幼儿园室内外运动环境、开发幼儿园周边运动体验活动、探索“爸爸式”游戏课程等途径,通过情境式、开放式、主题式、项目式等方式在日、周、月、学期、年中来渗透实施。同时教师主要运用个案观察法,实例剖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⒌“爸爸式+”幼儿园运动活动“阳光评价”的研究
主要包括对“爸爸式+”幼儿园运动活动的过程评价、阶段评价、跟踪评价等,评价的主体包括幼儿园、教师、家长、社区、幼儿,以“阳光”为核心,从多角度对运动活动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园运动课程的优势和问题,进一步优化园本课程。
三、本节课研究主题:
小班幼儿都对走跑游戏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倾听铃鼓的声音,以风和小树叶为游戏情境,在听到不同风的信号后,做出不同的身体动作,初步进行身体控制走跑停。活动不断深入后,丰富游戏情境,以“扫树叶”游戏继续练习听信号走跑。
四、研究目标:
⒈能根据铃鼓的变化,做走、跑、停的交替动作。
⒉在奔跑的过程中注意避让同伴,学会保护自己,感受走跑游戏的快乐。
五、理论/理念说明:
《指南》中指出,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指南》健康领域“动作发展”目标“动作协调、灵敏”中分散跑时能躲避他人的碰撞。能根据铃鼓的变化,做走、跑、停的交替动作。发展协调能力,帮助幼儿形成敢于尝试,不怕困难等良好学习品质,体验游戏的乐趣。
六、研究方法:
⒈文献资料法:查找3-4岁幼儿生长发育理论和相关运动医学知识,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梳理出小班年龄段适合的运动项目,为课题的开展找到理论依据。学习《纲要》的有关精神,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认识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为本课题研究奠定思想基础。
⒉行动研究法:充分依据幼儿身心特点、运动兴趣和体能水平,从本园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条件、方式和途径。
相关过程设计简略说明:
在设计活动时,风和小树叶的游戏情境贯穿整个活动,从热身活动开始,幼儿就是一片小树叶,开始做上肢、下肢运动。接着让幼儿仔细听风的信号,区分两种不同的信号,说一说感受,做一做动作。走跑游戏中,幼儿听信号变换动作,在游戏中,锻炼听信号的能力,以及控制身体的能力,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八、研究反思:
活动以风和小树叶贯穿整个游戏,幼儿能够沉浸在小树叶的身份中。由于幼儿前期已有听铃鼓信号的经验,所以在说一说的环节中,幼儿能说出铃鼓信号的快慢特点,并根据这个快慢的特点做出走、跑的动作。在游戏开始时,让幼儿蹲下,引导幼儿了解小树叶在风停的时候是落在地面上的,同时在游戏结束,“风停”的时候,也能够停下并蹲下。在“扫树叶”的游戏中,幼儿从跑到四处,最后扫到一起,萌发幼儿的集体意识。
附教案:
小班体育:风和小树叶
活动目标:
⒈能根据铃鼓的变化,做走、跑、停的交替动作。
⒉在奔跑的过程中注意避让同伴,学会保护自己,感受走跑游戏的快乐。
重点和难点:
重点:会听鼓声的不同做交替动作。
难点:遵守规则进行扫落叶游戏。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物质准备:动感的音乐、铃鼓1个。
活动过程:
一、热身活动,“小树叶”模仿操
秋天到了,小树叶在空中飞来飞去(上肢-两臂在体侧上下摆动)
小树叶被风吹到了跷跷板上,一上一下真好玩(下蹲运动)
一阵大风吹来,吹得小树叶上下飞舞蹦蹦跳跳(跳跃运动)
小树叶被风吹得在空中摇摇晃晃,转圈圈,像在跳舞(旋转起来)
小树叶被风吹得跑了起来。
二、根据铃鼓的变化,做走、跑、停的交替动作。
⑴教师做“风婆婆”,小朋友做“小树叶”。
师:今天我们一起玩一个风和小树叶的游戏,老师是风婆婆,你们是小树叶。请你们仔细听好风婆婆的信号哦!
①(慢拍铃鼓)师:这个信号是什么样的?(慢慢的)这是小风的信号,听到这个信号,小树叶可以慢慢走起来。(引导幼儿在场地上边听信号边走)
②(摇铃鼓)师:这个信号是什么样的?(快快的)这是大风的信号,听到这个信号,小树叶可以四处跑起来。(引导幼儿在场地上边听信号边跑)
⑵第一次游戏:
交代动作要求:(幼儿模仿落叶先蹲下准备)听到风婆婆说“起风啦”,小树叶就做起立举起双手轻轻摇动的动作;“风小了”(慢拍铃鼓),幼儿在场地上到处走;“刮大风了”(快摇铃鼓),幼儿在场地上到处跑;“风又小了(慢拍铃鼓),幼儿在场地上跑改为走。
师:快乐的游戏开始了。(教师发出不同信号,幼儿做游戏。)
师:刚刚游戏中,有的小朋友没有仔细听哦,慢拍的信号我们做什么动作?摇铃鼓做什么动作?
⑶第二次游戏: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好老师的信号再行动哦!(教师发出不同信号,幼儿做游戏。)
蹲下准备,起风啦!(起立举手轻摇)风小了、风大了、风停了(加入“风停了”元素)
师:小朋友们,听到风停了,小树叶会怎么样?(停止并蹲下。)
教师提醒幼儿在奔跑的过程中,注意避让其他小朋友,学会保护自己。
⑷集体练习2~3次。
三、开展游戏:扫落叶。
⑴小朋友继续扮“小树叶”,听到“大风来了”,幼儿在场地上四散走跑;听到“风停了”,“小树叶”立即停下,原地蹲下,教师做扫树叶的样子,“小树叶”便往中心移动,逐渐靠拢;听“大风又来了”信号后,“小树叶”继续四散走跑;直至“风停了”,“小树叶”再次聚拢。
⑵游戏2~3次。
⒋放松肢体,做放松运动。
带幼儿做做手脚的放松动作,松松腿,松松手。排队回教室。
备注:活动的设计包括以上部分的填写请围绕探索“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的科学而有效的组织方式、管理策略、评价模式这三个方面来撰写
《风和小树叶》评课报告
观察背景
小班幼儿都对走跑游戏很感兴趣,在活动中,引导幼儿学会倾听铃鼓的声音,以风和小树叶为游戏情境,在听到不同风的信号后,做出不同的身体动作,初步进行身体控制走跑停。活动不断深入后,丰富游戏情境,以“扫树叶”游戏继续练习听信号走跑。
观察设计
在设计活动时,风和小树叶的游戏情境贯穿整个活动,从热身活动开始,幼儿就是一片小树叶,开始做上肢、下肢运动。接着让幼儿仔细听风的信号,区分两种不同的信号,说一说感受,做一做动作。走跑游戏中,幼儿听信号变换动作,在游戏中,锻炼听信号的能力,以及控制身体的能力,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活动的成功之处
师在活动中扮演风婆婆,和树叶宝宝一起学习树叶飘的样子,情景化、游戏化贯穿了活动的始终;以铃鼓响声作为指令,将幼儿运动常规训练与体育活动相整合,在提高幼儿听指令能力的同时,练习四散跑,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
活动中的困惑
如何让游戏的难度循序渐进,突出活动的层次感。
观察建议
活动中扫把的加入很有趣,除了扫树叶,还可以使用扫把玩一玩赶树叶的游戏。可以通过增加一些音乐、动画等元素,提高活动的趣味性,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
备注:老师在观课后的评价请紧紧围绕形成“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目标和内容、各类资源建设、实施途径和组织方式、园本评价方式这几个方面来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