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课(23/24下):小班体育:小矮人送西瓜

作者: 时间:2024-06-19 点击数:

1

班体育:小矮人运西瓜

执教者:王锦燕

一、研究课题名称: “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建构的研究

     级别:江苏省(重点自筹、青年专项)规划课题

     编号:C-b/2020/02/44

二、课题介绍:

⒈“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建构的基础研究

一是对课题相关理论的学习、研究,初步形成对幼儿园运动课程、“爸爸式+”的理性认识;二是对“爸爸式+”的教育价值进行研究,着力研究幼儿园运动课程、幼儿发展和男性课程资源价值之间的关系,明确核心理念和课程价值。

⒉“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目标和内容设计的研究

目标主要从幼儿园健康办园特色出发,让幼儿在“爸爸式+”运动中获得身体健康的同时,也要有阳光、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同时在探索提高课程开发实效中,夯实幼儿园的文化底蕴,促进幼儿园的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内容主要从“爸爸式+混龄晨锻”、“爸爸式+特色运动”、“爸爸式+野趣运动”、“爸爸式+原色运动”等,探索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运动内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⒊“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资源开发的研究

主要一是开发幼儿园内外“爸爸”在运动方面的特长爱好、职业特点、性格魅力等,建立幼儿园“爸爸”人力资源库。二是根据“爸爸们”的资源,扩展或者重新开发幼儿园内的其他运动资源,如场地、材料、环境等;三是通过“爸爸”,拓展园外运动物质环境资源:比如中小学、市国防教育基地、雷达基地、高炮团等。
⒋“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的实施途径和组织方式研究

主要通过开发和利用“爸爸资源”,打造幼儿园室内外运动环境、开发幼儿园周边运动体验活动、探索“爸爸式”游戏课程等途径,通过情境式、开放式、主题式、项目式等方式在日、周、月、学期、年中来渗透实施。同时教师主要运用个案观察法,实例剖析法、经验总结法等,形成一系列有效的指导策略,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⒌“爸爸式+”幼儿园运动活动“阳光评价”的研究

主要包括对“爸爸式+”幼儿园运动活动的过程评价、阶段评价、跟踪评价等,评价的主体包括幼儿园、教师、家长、社区、幼儿,以“阳光”为核心,从多角度对运动活动进行尽可能全面的评价,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园运动课程的优势和问题,进一步优化园本课程。

   三、本节课研究主题:

1.情境贯穿游戏始终。整个活动从小矮人去西瓜田的途中遇到山洞、老巫婆、大老虎→小矮人学本领→运送西瓜回家的途中穿过树林、推过小桥→老巫婆施魔法将西瓜变重→成功将西瓜运回家,小矮人一起跳欢乐舞。整节活动以连贯的游戏情境展开,极大的激发了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积极性。
 2.避免消极等待:小班集体活动的时间一般在15—20分钟,怎样让孩子在有限的时间内去充分的参与、亲身体验,所以在游戏环节的设计上,人数不多时,尽可能的组数少、材料多、场地大。在本节活动中,环节一练习蹲走双手推球时,采用的是幼儿同时进行游戏,让幼儿实际练习的时间多一些。
 3.自主解决问题:当在活动中遇到如:小矮人怎样将又大又重的西瓜运回家呢?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解决游戏中的问题,进而再引导学习基本的动作技能:蹲走双手交替推球。以及在环节三“老巫婆施魔法”中,当西瓜被施了魔法变重后,引导幼儿想出两两合作推回家的办法。

四、研究目标:

学习边蹲走边双手交向前推球的动作,锻炼腿部力量和小手肌肉的控制能力。

有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体验运球游戏的快乐

   五、理论/理念说明:

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小班幼儿爱模仿的性格特点,创设了小矮人的游戏形象,与整个动作技能蹲走双手交替推球相吻合;另外小班幼儿以平行游戏为主,提供的材料尽可能一样,数量多一些,所以游戏中的西瓜球人手一个,在直接体验的运动游戏中获得技能的提升。

   六、研究方法:

⒈文献资料法:查找3-4岁幼儿生长发育理论和相关运动医学知识,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梳理出班年龄段适合的运动项目,为课题的开展找到理论依据。学习《纲要》的有关精神,牢固确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幼儿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认识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重要意义和必要性,为本课题研究奠定思想基础。

⒉行动研究法:充分依据幼儿身心特点、运动兴趣和体能水平,从本园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开展幼儿园特色体育活动的条件、方式和途径。

七、相关过程设计简略说明:

环节一:“嗨起来”,小矮人们历险来到西瓜田,幼儿变身小矮人,在去往西瓜田的路上遇到了各种危机,如山洞、老巫婆、大老虎,最终成功到达西瓜田。

 环节二:“玩起来”,环节一:小矮人学本领,幼儿需要使用蹲走运球的方法,将西瓜运至仓库;环节二:小矮人运西瓜回家,小矮人需要经过障碍物将西瓜运回家;环节三:老巫婆施魔法。

 环节三:“慢下来”,小矮人跳欢乐舞放松。

八、研究反思:

本次活动是针对小班下学期的幼儿开展的,以游戏情境为主线,创设以幼儿喜欢的小矮人形象,学习弯腰屈膝走并双手交替向前推球的动作,学会坚持,敢于挑战,体验游戏的快乐。
   在教学方法上,运用了自由探索、同伴示范和集中游戏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在环节三中创设老巫婆施魔法,自己解决游戏问题,自由寻找同伴,不仅增进了同伴关系也提高了合作意识。
   整个活动幼儿的兴致很高,幼儿能遵守游戏规则,对于弯腰屈膝走的动作要领掌握的较好,不过个别幼儿在进行推球过桥时,不敢大胆尝试,需要老师个别关注、鼓励和引导,另外在进行合作推球时,因为是小班幼儿,两个人的力度不同,会导致西瓜球滚走,在游戏前要重点强调和说明。

附教案:

小班体育《小矮人运西瓜

活动目标:

1、学习边蹲走边双手交向前推球的动作,锻炼腿部力量和小手肌肉的控制能力。

2、有遵守游戏规则的意识,体验运球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练习过两两滚球的动作。
2、物质准备:装球的筐若干;泡沫地垫,小平板,制作好的小树;
录音机,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活跃情绪(2min)

1学小矮人走路进场
师:小矮人,我们要去摘西瓜喽!出发吧!要钻山洞了(蹲走3米左右),注意前方有老巫婆,我们要快快跑过去;又要钻山洞了,看大老虎在睡觉,我们要轻轻走过去;又要钻山洞了……哇!来到了西瓜田啦!
2做韵律操(上肢、下蹲、手指、扩胸、跳跃、放松运动等)
师:待会儿我们要搬大西瓜了,来,让我们运动一下吧!

2、在游戏中自主练习动作,掌握动作要领(5min)

1学习推西瓜的方法,练习推西瓜的动作从瓜田拿过来

师:西瓜可重了,你可以怎么拿呢

教师示范推西瓜的方法

师:我们可以蹲下来小手扶稳西瓜,再一点一点向前推西瓜。注意,不能让西瓜跑,也不能让西瓜碎掉哦!请小矮人们到西瓜田里来推一个西瓜到自己的位置上吧!
2小结幼儿的动作,鼓励幼儿再次练习推到仓库
师:刚才哪个小矮人的西瓜没有跑掉,请你来做一做给我们看看!哦!小手不能离开西瓜,两只小手轮流交换向前推,这样西瓜才会听话!

师:这次我们把西瓜推到仓库里可以吗?

3、游戏:小矮人运西瓜(5min)

1幼儿集体运西瓜。
师:山里的老巫婆听说我们小矮人摘了很多西瓜,要来抢西瓜,我们要赶紧把西瓜从仓库里运回家里去。我们要先穿过一片树林,推过小桥才能到家。
2幼儿再次游戏。
师:运西瓜时老巫婆来了怎么办呢?(蹲着抱着西瓜不动变成木头人

4、稳定情绪,放松身心(2min)

师:小矮人完成任务了,一起来跳个欢乐舞吧!

 

备注活动的设计包括以上部分的填写请围绕探索“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的科学而有效的组织方式、管理策略、评价模式这三个方面来撰写

小班体育:小矮人运西瓜》评课报告

一、观察背景

在在户外游戏中,幼儿喜欢和球一起游戏,有的拍球,有的用小棍赶球玩,有的把球放在大布上荡来荡去。于是,孩子们一起探索了大皮球和各种材料一起玩的游戏。在一次玩球活动后,幼儿抱球跑向篮筐时,我发现有的幼儿用手臂抱球,有的用双手拿球,有的抱球跑时上半身左右扭动幅度过大,有的抱球不敢大步快跑等情况。结合幼儿喜欢的球类游戏,我设计了《运西瓜》的游戏,在游戏中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探索蹲走运球的方法。

二、观察设计

环节一:“嗨起来”,小矮人们历险来到西瓜田,幼儿变身小矮人,在去往西瓜田的路上遇到了各种危机,如山洞、老巫婆、大老虎,最终成功到达西瓜田。

   环节二:“玩起来”,环节一:小矮人学本领,幼儿需要使用蹲走运球的方法,将西瓜运至仓库;环节二:小矮人运西瓜回家,小矮人需要经过障碍物将西瓜运回家;环节三:老巫婆施魔法。

   环节三:“慢下来”,小矮人跳欢乐舞放松。

三、活动的成功之处

教师教态亲切自然,设置了运西瓜的情境,“巫婆来了”的游戏环节,幼儿参与度较高,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较强,游戏材料丰富。教师亲切温柔。开始热身环节的蹲走对于小班幼儿难度较高,建议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设计适宜的热身运动。

四、活动中的困惑

   幼儿对于“西瓜”的兴趣浓厚,有的会拍皮球,该如何引导幼儿沉浸在游戏中?

五、观察建议

幼儿运西瓜的动作都不同,教师可以总结下动作要领之后再进行穿树林游戏,幼儿游戏时间略短。儿对蹲走技能不够了解,建议老师先带幼儿熟悉蹲走技能再推球走。

备注:老师在观课后的评价请紧紧围绕形成“爸爸式+”幼儿园运动课程目标和内容、各类资源建设、实施途径和组织方式、园本评价方式这几个方面来评价


 

主办单位:高新区娄江幼教中心